】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經評論:突破核電技術發展瓶頸
http://www.CRNTT.com   2021-12-30 10:26:35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據中國經濟網社評,近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首次並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標誌著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特征的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實現了從“實驗室”到“工程應用”質的飛躍,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少數幾個掌握第四代核能技術的國家之一,意味著在該領域我國成為世界核電技術的領跑者。

  高溫氣冷堆的建成,有望開創核能應用的一條新路線,成為人類能源進步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持續增加,人們逐漸認識到,核能能量密度大,核電運行穩定、可靠、換料周期長,生產過程中幾乎不產生碳排放,在技術上可作為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基荷電源。

  儘管優勢明顯,但核電有一大“命門”——安全。歷史上,1979年美國三里島、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2011年日本福島等嚴重的核電站事故,都曾引發較大社會恐慌,給核電發展蒙上陰影。人們意識到,任何時候都必須保證核反應堆堆芯能夠充分冷卻,否則將會造成嚴重事故。為此,核電站增設了多種注水、補水系統,這些系統包括大量水泵、閥門等能動部件,需要確保其動力源的可靠性,這導致系統愈加複雜、龐大,大幅推升核電建設成本和周期。世界核電發展也陷入瓶頸期。

  核能發電的原理其實和火電廠沒太大區別,都是利用熱能“燒開水”,只是後者用燃煤、燃氣等產生熱量,前者用核反應堆產生熱量。因此,發展具有固有安全,即不依靠人為干預,僅僅利用自然規律,使反應堆自動冷卻的反應堆技術,成為了各個堆型一直追求的發展目標。據國際標準,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有兩大核心指標:一是,無論核電站發生什麼事故,都不會對站外公眾造成損害;二是,在經濟上能夠和其他電力生產方式相競爭。

  高溫氣冷堆的准商業化是突破核電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步。高溫氣冷堆,顧名思義是指具有高溫特征、使用氣體進行堆芯冷卻的核反應堆技術,固有安全性為其核心特征。相比其他反應堆,高溫氣冷堆產生的餘熱少,僅靠自然散熱就能夠把堆芯的熱量帶走,其燃料構成也很特別,能夠經受大約1600℃的熔點高溫。即使在喪失所有冷卻能力、面臨嚴重事故的情況下,不採取任何外界干預,反應堆仍能保持安全狀態,不會出現堆芯熔毀事故,被稱為“傻瓜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