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外賣“滿減”,是節省還是浪費?
http://www.CRNTT.com   2022-01-22 09:26:28


  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網評:外賣“滿減”,是節省還是浪費?

  來源:人民網 作者:蔣萌

  “滿25減5、35減10、45減15……”如今,為在外賣行業占領一席之地,不少外賣商家通過設置優惠滿減活動開展營銷,吸引消費者。然而,這背後卻滋生著大量的餐飲浪費問題。

  一份小炒肉加一份米飯總價22元,但按照“滿25元減5元”的滿減規則,再加一份米飯卻只要支付20元。面對這樣的外賣“滿減算法”,你會如何選擇?從優惠的角度,自然選後者,可“多餘”的那份米飯的“歸宿”很可能是垃圾桶。這究竟是“節省”,還是浪費?

  外賣餐飲浪費有多嚴重?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外賣總體訂單量超過170億單。若每單外賣浪費1兩糧食,一年下來浪費糧食的總量將超過17億斤!雖然這只是估算,卻也足夠驚人,更令人痛心。

  除了“滿減”套路,設置“起送額”也是外賣平台和商家的一種慣常“玩法”。比如,一份砂鍋土豆粉賣14元,消費者覺得已經夠吃了,卻不夠20元“起送額”,只能再點一些凑單。“其實我也不想多點,但很多時候金額不夠就不給配送。”“扔掉的時候也覺得很浪費,挺愧疚的。”消費者的無奈反映了外賣行業“名為優惠,實為浪費”的現象。

  所謂“買的沒有賣的精”,商家這麼會“玩優惠”,目的只有一個——多賺錢。在“滿減”“起送額”等加持下,商家的“客單價”(每個顧客平均購買商品的金額)就上去了,營業流水與總額上升,利潤自然“水漲船高”。這還不算,更有商家搞“實體店價格與外賣平台價格不一致”的把戲。表面上看,外賣平台價格“一頓優惠猛如虎”,實際卻是“先提價後打折”,最後算下來,比實體店的價格還貴。凡此種種,商家的繁多套路令消費者眼花繚亂,“許多商家都這麼玩”導致消費者只能“就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