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電商來到小山村之後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15:50:41


 

  接下來的10多年裡,周瑞鋒幹了三件事:進貨、賣貨、快遞。這一切,都和電商緊密相連。

  2014年畢業後,周瑞鋒在神龍灣村和周邊村子開了幾個小賣鋪,進貨渠道都是知名電商平台。“10件大豆油,10件飲料,20袋面粉……”打開手機,周瑞鋒展示了最近一年的進貨清單,隨便點開一單,進貨都是以“10”為單位,覆蓋了日常食品、生活用品的方方面面,基本可以做到隔天送貨上門。

  這幾年,城裡的東西越來越頻繁地在村裡出現,假貨、劣質貨問題也越來越少了。如今,大夥兒買大件,也越來越傾向於在網上下單。經營者周繼承的民宿“懸崖居”在村裡開業後,他一口氣在網上買了10台電視機:“價格合適,省事省心!”

  電商產品下行,給了周瑞鋒啟發。

  “外面的東西能進來,我們的農產品為什麼不能出去?”周瑞鋒的腦子很活。在太原讀大學時,他很想念老家的特色面點“炒奇”。家裡人寄給他後,周邊同學嘗了都說好吃,這相當於最樸素的市場調研經驗了。於是,2016年起,周瑞鋒又嘗試開網店銷售農特產品。

  巧合的是,也就從這一年開始,平順農特產品的上行迎來了發展的窗口期。“小米、潞黨參、大紅袍花椒,是平順縣的主力農特產品,也是網上賣得最好的幾款農特產品。”平順縣委書記連樹斌介紹,市場主體自發在網上銷售,加上電商平台購物節的流量支持,平順的初級農產品在大眾視線中嶄露頭角。

  那兩年,“打開朋友圈,不少代售小米、潞黨參的。”一些村民也趕起了潮流,這讓周瑞鋒清晰感受到,鄉村對於寄件的需求在增長,做快遞的念頭,在他腦海里萌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