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梁萬年:香港抗疫是全社會必須參與系統工程
http://www.CRNTT.com   2022-03-04 21:21:46


 
  紫荊雜誌::您剛提到香港疫情急速上升,我們知道這幾天個案都是達到五萬多宗,市民難免心裡面會有一些恐慌,如果想要穩定社會、穩定人心話,請問您有什麼建議?普通市民大眾又該如何做好防護?

  梁萬年:是的,我來了這幾天以後,我們專家小組的成員們都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感受:這次香港抗擊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其實是全社會在廣泛動員的一場人民戰爭。從香港特區政府到相關部門,到一些具體的機構和單位,尤其我們廣大的老百姓,都非常廣泛積極地參與到這場抗疫鬥爭當中,所以我說它是一種系統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因為我們坐車,去開會和專家交流,和部門交流,落地去考察的時候,我們在大街上看到的每一個行人幾乎都戴上了口罩。這一點足以說明我們香港老百姓的參與度。市民本身是抗疫的主力軍,因為有廣大老百姓的積極參與,打一場人民戰爭,我們才能夠最終取得抗疫的勝利,這是我的一個深刻的感受。

  同時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雖說疫情現在還處於快速的變化上升階段,但是必定我們對於這種疾病、對於這種病毒的認識也在深化。香港有比較好的醫療資源條件,香港城市的治理和管理能力也比較好,尤其是有中央的堅定支持,有特區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社會各界的團結一心,再加上我們老百姓主動做抗疫的一份子,比如說戴口罩,通風、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等等,這些措施實際上在香港已經落實的很好。香港市民的整體健康素養水平是很好的,我們應該有信心,不要過分焦慮。但是我也可以理解疫情畢竟在上升,大家都在期盼能夠早日結束疫情,它畢竟不是一種大號流感,它會導致一定的重症甚至是死亡。所以大家都有點擔憂,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同時我也很欣慰的看到香港食物及衛生局、衛生署,包括衛生防疫中心和醫管局等這些專業部門都在陸續通過各種渠道向廣大市民來傳遞防控的知識技能,包括對這種疾病的的認識。我來的時候看電視等媒體,介紹的都很詳細,我想通過這種教育來讓老百姓不要過度焦慮,但是也不能麻痺大意。因為這種疾病的傳播速度還是快的,它的傳播途徑——通過呼吸道傳播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在被感染以後,尤其是對一些老年人、慢性病的患者,它的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並不是同於一般的流感的水平,所以也不要麻痺大意。

  總的來說,我們要樹立信心,我們人類一定能夠戰勝新冠病毒,香港肯定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冠病毒。所以信心是當前最需要的,有了信心,我們各方團結一心,在各自的崗位上履行各自的職責,形成強大的合力,我想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紫荊雜誌:也想請您分享一下在降低病死率方面,內地有哪些經驗是可以借鑒給香港的?

  梁萬年:我舉個例,2020年武漢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那時我們對新冠病毒這個疾病的認識有很多未知,也是有大量的病人出現。在大量病人出現以後,那個時候我們還不像現在能夠知道這種疾病可以有大量的隱形感染,就是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輕症的。因為在早期的時候,還沒有特異性的檢測方法,就像現在的核酸檢測。一開始以為這種疾病可能主要是肺炎的表現,肺炎的病人重症甚至是微重症比較多,如果加上醫療資源準備的不充分,就很容易導致死亡。這種情況下如何解決它?後來就出現了通過實踐和專家的研究,得出了一個“四集中”,對一些重症的病人和危重症的病人叫“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病人、集中收治” ,這個“四集中”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要建立定點的新冠肺炎病人的收治醫院,把這些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集中到這個醫院,然後用最優質的資源包括我們的醫生、護士來進行治療。那麼取得的效果也看的出來:早期病死率比較高,通過“四集中”的實施,很快病死率就大幅度的下降。只要盡量降低病死率的話,我想對穩定社會、穩定老百姓的民心是非常重要的。

  大量的輕症病人我們就放到方艙醫院,方艙我們也仍然有醫務人員在進行管理。比如說通過中醫藥方法來治療,通過心理安慰,甚至通過運動來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減少恐懼,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目的是盡量令輕症患者康復,盡快出院。方艙在香港相當於社區治療設施,我們也有義務要密切關注一些有可能從輕症轉為重症的高危人群。我們也設立了一些評估表,比如輕症具備了哪些因素以後,變成重症的危險度會大幅度增加;比如說年齡問題、基礎病的問題、血氧飽和度的問題、以往的一些治療情況等等。把這些因素由醫護進行一對一不定期和定期的判斷和分析,及早把有可能成為重症和危重的高危病人篩出來,提前給予相應的干預和治療。所以這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