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擎起“半壁江山” 江蘇服務業發展穩步提速
http://www.CRNTT.com   2022-03-18 16:37:02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據新華日報報道,動動手指頭,就能在手機上下訂單,專業家政服務送上門;通過一套智能遠程控制系統,就能自動實現卸貨、分揀、裝車、入庫等物流作業;依托農業智能數據管理平台,足不出戶就能管理數萬畝農田……服務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占據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2021年,我省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9866.4億元,同比增長7.7%,占GDP比重51.4%,支柱地位仍然保持穩健。

  確保“穩”、重在“進”,今年以來,我省服務業繼續保持發展強勁勢頭,擔當好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主引擎”,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雪中送炭,“蘇政40條”助企業煥發生機

  今年以來,由於疫情持續衝擊叠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尤其是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小微企業以及接觸性服務業生產經營面臨不少困難。

  為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2月28日,《關於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著力穩定經濟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蘇政40條”)正式印發,面向廣大服務業企業打出政策“組合拳”:2022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的地區,對承租國有企業(包括全資、控股和實際控制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6個月租金,其他地區減免3個月;穩步擴大“蘇服貸”融資規模……

  蘇州工業園區的康美包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無菌食品飲料紙盒包裝及灌裝系統供應商。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進口貨物、人員閉環管理、全員防控方面的支出給公司運營帶來不小的壓力,新政出台後,因疫情防控形成的支出可申請一定比例的補貼支持。

  疫情之下,文旅行業受到嚴重衝擊。“特殊時期,國家和省相繼出台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為企業送來‘及時雨’,注入‘強心劑’。”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李川介紹,我省從省級文化和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中調劑安排8500萬元,重點支持旅行社、旅遊景區、演出經紀機構和小劇場、特色旅遊飯店等文旅市場主體恢復發展、創新發展。同時協調旅遊產業發展基金下調利率1個百分點,並調劑安排1000萬元給予優質的旅遊基金項目利息補貼等。

  打造行業標杆,新動能加速釋放

  去年,《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實施。“《規劃》最大的特點,就是將規劃目標與工作任務緊密地結合起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省發改委副主任高清介紹,以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331”工程為突破口,我省全力推進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培育工程、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範工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標杆引領工程。同時,持續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程,放大南京、徐州等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改革效應,積極爭取新一輪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3月初,第一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範區認定名單、第一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認定名單相繼出爐,全省共23家示範區、50家企業入選。

  “服務業集聚區是以某一服務產業為主體,相關服務產業相配套,產業特色鮮明,空間相對集中,具有資源集合、產業集群、服務集成功能,現代服務業集聚度達到一定水平的區域,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南京財經大學國貿學院院長宣燁表示。

  坐落於無錫太湖灣科創城的中國物聯網國際創新園,已匯聚物聯網企業1500家,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6500人;總投資16億元、產業載體27萬平方米的常州大數據產業園,集聚了100多家行業重點企業,平台優勢明顯;宿遷駱馬湖旅遊度假區風景秀麗,成為城市的亮眼名片……一批主導產業明確、產業鏈完整的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範區成為全省行業標杆,為我省服務業穩中有進發展夯實了基礎。

  重點項目順利推進,服務業新動能加速釋放。日前,《2022年省服務業重點項目清單》出爐,圍繞構建江蘇特色的“775”現代服務產業體系,清單共安排16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其中新增項目106個、結轉項目5個,總投資4817.9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45.32億元。從行業分布看,重點支持科技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製造服務領域項目,積極支持文化旅遊、現代商貿等消費服務領域項目,上述領域項目數量占比近八成。

  優化結構,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耦合

  “以前每次裝卸貨都要八九個小時,現在全套流程走完只要90分鐘。”來自安徽的卡車司機張濤真切感受到中天鋼鐵物流系統給自己帶來的便利。中天鋼鐵近年來研發的“數字化提升運轉效率”工程,解除了以往廠區附近的堵點,極大提升了物流效率,而這項工程正是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耦合的研發成果。

  推動先進製造業與互聯網、科技、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產業規模、發展層次實現新跨越的重要之舉,也是我省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重要抓手。

  以工業互聯網為基礎,南鋼打造5G+工業互聯網的鋼鐵個性化定制智能工廠,實現上下料分揀、視覺物料識別、熱處理設備、拋丸、噴塗、自動打包、自動化立體庫等工序智能協同;依托車載大數據信息化管理平台,中馳智能科技(揚州)有限公司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系統與汽車配件深度聯動,保障行駛安全……

  2月,全省29個區域、124家企業入選第二批省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試點。“兩業融合試點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以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為主攻方向,以龍頭骨幹企業、智能工廠和先進製造業集群為重要載體,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相長、協同融合,為提高製造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省發改委服務業處有關負責人說。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是推動服務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基石。”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常如平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大力推廣定制化服務、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共享製造等服務型製造新業態新模式,引導優勢服務資源向主導產業及重點集群集聚,建設一批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合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鏈服務體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