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快推進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3-21 08:29:29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公共服務事關民生改善和民生保障,公共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重要路徑。

  光明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黨秀雲文章表示,當前,中國公共服務普及普惠水平穩步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能逐步提升。但也要看到,公共服務領域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需要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群體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進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文章提出,推動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一要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實施,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供給內容與服務標準的統一銜接,持續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發展;二要大幅縮小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特殊困難地區的財政投入,建立定向援助、對口支援、區域合作等長效機制,促進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協調發展;三要健全以流入地為主的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制度,完善流動人口在常住地享有便捷均等服務的體制機制,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要著力體現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公共服務的高質量是實現百姓品質生活的有力支撐。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滿足人民群眾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包括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就業質量的不斷提升,生活環境的更加優美,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日益增強。順應這些需求,公共服務要從過去以保障基本生活為重心轉向以提高生活品質為重點。首先要著力構建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完善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政策,優化就業環境與就業結構,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和更加穩定的收入;其次,要推進實施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實現更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建立以健康為中心的國民醫療衛生體系,全面提升醫療保障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同時,還要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實現更高質量的養老保障服務。提升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水平,完善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健全職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基本養老保障全覆蓋,更好地實現“老有所養”。

  一般而言,公共服務體系越健全,國民共享的份額就越大,社會公平公正的程度就越高。要全面落實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以標準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普惠化;要大力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運用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工具,促進跨部門、跨區域公共服務資源的互聯互通,實現公共服務優質共享;要加強城鄉、區域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通過統一規劃、一體供給、數據共享和平台互通等方式,實現公共服務的城鄉便利共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