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課後,同學們找李德仁院士(中)簽名。(來源:人民日報) |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測繪學概論”,是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歷屆本科新生的基礎課。這門課始自1997年9月,20多年來,寧津生、李德仁、陳俊勇、劉經南、張祖勛、龔健雅、李建成等7位院士先後加入教學團隊。院士們不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做出卓越成就,還用淵博知識、開闊眼界、對測繪專業的深刻見解,激發一代代學子對測繪學的熱愛,獻身祖國測繪事業。
“有幸與院士們面對面,能確定自己的理想規劃,甚至改變人生的軌跡”
——2021級學生夏雨
2021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院士”李德仁迎來了82歲生日。這一年他最開心的事兒,不是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而是教師節當天在本科生講台上度過……
當天下午,李德仁院士正準備開講“測繪學概論”;對他來說,這只是幾十年教學生涯中的普通一課。誰知,台下200多名大一新生一起唱起了《感恩的心》,並向院士獻上一束鮮花,李德仁院士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師給學生上課,不是應該的嗎?”
“測繪學概論”這門課,由武漢大學6位院士於1997年9月聯合推出,是面向大一新生的基礎課,20多年來一直延續至今,被大家稱為“最奢侈基礎課”。2021級的第一課由李德仁院士開講,從數字地球,智慧地球,再到測繪學的應用領域;從汶川地震到莫高窟保護,從災區救援到文化傳承……2021級學生郭子琦說:“李院士將我們的視野拉到了測繪學應用的最前沿,激發起我對科學的極大興趣。”
激發學生對測繪學的興趣,正是已故院士寧津生提議開設這門課的初衷。在當年新入學的本科生裡,“很少有人第一志願報測繪專業;進來讀的,又有些同學強烈要求轉專業。”1996年,寧津生提議由校內幾位院士一起為大一新生開設一門基礎課,講清楚測繪遙感對國家發展的意義、學科前景和未來出路,吸引更多本科生愛上這個當時的“冷門專業”。第二年,“測繪學概論”正式開課。寧津生、李德仁、陳俊勇、劉經南、張祖勛、龔健雅等6位院士先後加入教學團隊。2019年,寧津生院士的博士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也接棒加入。
院士講基礎課,魅力不一般。張祖勛院士上課充滿趣味:為了講解現代測繪技術的發展,他把無人機帶進教室;劉經南院士上課從我國衛星測量發展史講到人類的定位基因,又講到北斗精確測量,學生們聽得過癮;龔健雅院士每年秋季學期開課前,都要組織新生座談交流,回答同學們的種種疑惑。如今,這門“院士課”堂堂爆滿,選課和旁聽的學生範圍已擴大到校外。“‘測繪學概論’是一門獨特而珍貴的課程。在這裡,有幸與院士們面對面,能確定自己的理想規劃,甚至改變人生的軌跡。”2021級學生夏雨說。
“測繪學院有這樣的傳統,我的導師寧津生院士,85歲時還在給學生上課。我們覺得,既要做好研究,也要抓緊教學。”李建成院士說,無論是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後並入武漢大學)校長,還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先生始終站在教學工作第一線,他曾說“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師,然後才是校長”。
“在世界導航領域,我們雖起步晚,但已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