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於“變量”中見機遇 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4-17 08:51:00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外貿形勢座談會近日召開,在肯定中國外貿“開門穩”成績的同時,也傳遞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堅定信號。總體來講,今年一季度開局良好,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但同時也要看到,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複雜,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實現穩外貿目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相比其他行業,外貿行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處於市場一線,對國內外形勢變化有著敏銳的感知。一些處於產業鏈中游的外貿企業,既要考慮採購成本,也要考慮市場需求和運輸成本,上下游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忽略。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進出口人員和物資流動受限、交通運輸受限,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銜接不暢,再加上部分中小外貿企業與物流公司的供需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外貿企業生產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面臨保訂單、保履約的壓力。

  除此之外,產業結構不合理也是外貿出口受阻的重要原因。以東莞為例,其出口產業中,傳統產業可替代性比較強,不少相關企業便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形成“外貿遷移”。舊問題還沒解決,國際形勢變化導致的全球經濟復甦動力不足,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乏力,供應鏈瓶頸短期內難以緩解,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等新的“變量”也在不斷湧現,這些因素都在加劇外貿企業面臨的現實困境。

  為了解決外貿企業現階段遇到的挑戰,盡快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各地都在加快行動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廣東簡化通關環節,推行退(免)稅便利化,降低港口檢驗檢疫等環節收費,減輕企業負擔;遼寧省財政廳增加安排外經貿領域扶持資金8500萬元;江蘇推動銀行進一步開發針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匯率避險產品……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逆勢增長,成為穩外貿的重要支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加強出口信貸支持,優化外匯服務,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穩生產。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充分發揮跨境電商作用,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

  情況越是複雜,越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外貿行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密切跟蹤形勢、準確分析研判,錨定保穩提質目標,把加強和改進對外貿企業的服務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要有針對性地促進已出台的各項利好政策措施落實落地,積極為外貿企業排憂解難,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多措並舉“穩外貿”。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我們應當於“變量”中見機遇,在“定量”中穩發展。外貿行業要用足用好政策紅利,搶抓政策機遇,進一步適應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加快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同時,也要根據需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拓展國內市場或新的海外市場,在轉型升級方面早邁出一步,從而下好轉型“先手棋”,掌握發展主動權。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臧夢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