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與歐洲的悲劇
http://www.CRNTT.com   2022-04-21 01:52:25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在國際事務中搞“雙重標準”一直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慣用伎倆,而俄烏衝突的發生既是烏克蘭的悲劇,也是歐洲的悲劇,其背後是以美國主導的北約在地緣政治上的陰謀。

  “北約東擴”是禍根

  冷戰結束後,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於美國的變化。為適應這一形勢,1999年4月23日,北約華盛頓首腦會議通過了《聯盟的戰略概念》文件,提出了面向新世紀的戰略,2002年北約布拉格峰會對其進行了調整補充。新戰略概念的提出表明北約的軍事角色開始發生轉換,其任務由過去的防衛領土安全轉變為保衛締約國的共同利益,它以“維護集體利益”替代了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的集體防禦原則,意味著北約的防衛區域可以超越公約規定的範圍擴展到自己認定的世界任何區域,這為北約東擴、俄烏衝突埋下了禍根。

  1998年5月2日,美國參議院正式批准北約東擴。當時,提出遏制蘇聯思路、94歲的喬治·凱南立刻做出了如下評論:“我認為這是一場新冷戰的開端。我認為俄羅斯將慢慢做出相當不利的反應,這將影響他們的政策。”這位冷戰理論創立者認為,這是美國在後冷戰時期最災難性的錯誤,不但助推俄羅斯反西方和軍事化的輿論,對俄“民主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還會重回冷戰氣氛,驅使俄外交政策走向我們不想要的方向。

  一語成讖的不止凱南。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很早便談到,如果烏克蘭要生存與發展,不應該在西方與東方間抉擇、不應該成為一方反對另一方的“前哨”,而應該成為連接雙方的“橋梁”,不應該加入北約。知名國際關係學者、寫過《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指出,美國歷任總統都低估蘇聯解體後的反彈力量,自我破壞了當年北約不東擴的諾言,結果創造了一個與美國對著幹的敵人。

  20多年來,北約並未考慮俄羅斯的安全關切,而是以“切香腸”的方式,一步步逼迫俄羅斯接受地緣政治的“新現實”,極度擠壓和抽空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俄羅斯一度“親西方”甚至希望融入西方的“去冷戰化”努力也最終宣告失敗。事實證明,西方不需要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而只需要“支離破碎”的俄羅斯,而北約東擴可以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認為,美國自己創造了一個烏克蘭危機,北約東擴造成俄羅斯內部民意強烈反彈,也使莫斯科在這個問題上與美國“死磕”,給歐洲帶來巨大的裂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