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人權保護陷入“西希沃特斯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17:06:32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中國網報道,美國東部時間4月12日,美國國務院炮製出《2021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充當“人權教師爺”,對其他國家人權狀況指手畫腳。諷刺的是,當日早晨8點半,位於紐約市布魯克林社區附近的地鐵站發生惡性槍擊事件。

  據紐約市警方14日通報,一名非洲裔嫌犯在地鐵內投擲兩枚煙霧彈後,對乘客人群進行無差別射擊,造成10餘人中彈,30餘人受傷。進一步分析這一案件,會發現至少有四點反常之處:一是62歲的嫌犯在地段位置如此重要的地鐵站發動襲擊如履平地,這在“法治”壁壘森嚴的美國首善之區是不可想象的;二是紐約警方在案件偵查中有出工不出力的嫌疑,並且關鍵位置的攝像頭不出意外地壞了;三是嫌犯落網並非警方之功,而是由一名商場安保人員抓獲的,警力達5萬之眾的紐約市公共安全網絡變成了“馬其諾防線”;四是嫌犯落網時顯得非常平靜,表明此案並非偶發,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作案的,旨在宣揚一種偏激的政治理念。

  由於種族仇恨、族群紛爭而導致的“處決式”槍擊案在美國屢見不鮮,而就在案發的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呼籲國會通過法案,加強購槍背景調查、禁止銷售攻擊性武器及大容量彈匣,尤其強調監管無編號且難以追蹤的“幽靈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控槍與否,一直是美國政界和學界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其關係到美國憲政民主制度效能與合法性的重大問題,並與相關利益集團及其院外游說集團的活動緊密相關,形成了一道美國憲政民主的獨特風景線。如果對美國政府與政治運作的這一“麥迪遜式民主”秘辛有所了解的話,不難發現利益集團圍繞控槍問題角力的痕跡。

  眾所周知,美國人權狀況系統性地惡化有兩大表現:對外是通過不斷發動戰爭來踐踏全人類生存與和平兩大人權——軍工複合體為自己的特殊利益,夥同華爾街金融資本運用美元霸權,以成本極低的政治杠杆不斷操弄地緣政治局勢,不斷“拱火”,導致戰爭爆發,進而賺得盆滿鉢滿,實現“戰爭套利”的卑劣目標;對內則打著遵循憲法第二修正案憲政傳統的幌子,以反抗政府“暴政”的理由,放任民間持槍,哪怕此起彼伏的槍擊暴力案件每天都在謀殺普通民眾也在所不惜,並聲稱這是“自由的代價”——關於這一點,就連拜登總統自己也在去年6月24日的白宮發言中嘲諷說,“要推翻現有政府,光持槍恐怕不行,你們要有F15戰鬥機和核武器”。這個觀點可以說一下子把美國統治精英精心包裝的憲政民主和人權的偽裝全部撕下來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