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5月1日是中國法定的“勞動者的節日”,也是中國大陸進入夏季後官方確定的第一個“小長假”。令人存疑的是,這個一百多年前起源於美國芝加哥、倡導於法國巴黎的節日,如今為何未受美歐待見?反而被中國沿用至今已有72年矣。
美國《僑報》4月30日載文《中國未來的人口紅利將從何來?》,文章說,按照慣例,中國官方在此期間會安排相關活動,比如各級政府要從各行各業中評選出一批工作卓越、貢獻突出的勞動者,向他們頒發“五一勞動獎章”,授予“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等,引導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者、勞動光榮的氛圍。中國國家統計局已連續多年在此期間發布的《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今年照例如期出籠。
根據這份報告,關鍵數據指標呈現“三喜一憂”情況。喜的是農民工總人數、平均收入和學歷三項指標在上升,憂的是農民工平均年齡在老化。具體說:2021年,中國的農民工總量達29251萬人,人數創近10年來最高紀錄;月均收入比上年增長8.8%,增幅高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占17.1%,較2015年提高了8.8個百分點。
不過,從年齡上看,2021年,農民工平均年齡41.7歲,比十年前提高了4.4歲,比2008年增了7.7歲。尤其是40歲及以下農民工占比,較十年前的59.3%下降了26.7%,農民工逐漸變老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結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另外三組數據:一是截至2021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47億人;二是老齡人口,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2.67億人;三是,在校學生及學齡前嬰幼兒3.45億餘人。就業人口與非就業人口之比大約為1.2比1,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8.9%。
來自國際人口學界通常看法,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0%時,意味著該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占比處於10-20%,屬於輕度老齡化階段,占比20-30%為中度老齡化階段,超過30%則為重度老齡化階段。同時,當就業人口與非就業人口之比降至1比1以下時,人口紅利就徹底轉換為人口壓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