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發展高度和民生溫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5-05 16:16:04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從嫦娥玉兔飛天攬月,到南水北調潤澤萬方,再到大興機場鳳凰展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重大科技設施、水利工程、交通樞紐等建設方面取得了一批領先世界的成果,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

  在今年一季度已發行的專項債券中,基礎設施投資發力明顯,其中,支持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4157億元、交通基礎設施2316億元、社會事業2251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億元、農林水利1004億元、生態環保468億元以及能源、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251億元,為穩定宏觀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與此同時,我國基礎設施水平還無法完全滿足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需要,基礎設施建設依然存在不少堵點難點。以農村郵政基礎網絡建設為例,我國農村村落量大面廣,郵政網點布局分散、快遞業務量少、物流運營成本高等問題仍然突出,“進村”容易“駐村”難的問題有待解決。再有,面對突發風險,尤其是疫情之下很多城市被迫按下“暫停鍵”,此時,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手段保供生活必需品、保證醫療交通設施運轉、暢通信息服務,以提高城市韌性,增強抗風險能力,也成為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重大課題。此外,有些地方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陷入形式主義誤區,甚至直接將基礎設施建設與拉動GDP畫了等號。

  立足新發展階段,無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還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都對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著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困擾全球經濟,國際地緣衝突升級,在各類不確定因素叠加影響下,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就業保民生、實現年度目標任務,需要運用好各項政策工具,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需要打通“血脈”、加強聯動。在完善物流網絡、交通樞紐、能源供應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時,應注重向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等欠發達地區傾斜,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差距。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