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一縣一策”推進城鎮化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2-05-10 08:54:43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縣域治理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也與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緊密相連。作為中國城鎮體系的重要一環,縣城承載了近三分之一的全國城鎮常住人口,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經濟日報發表署名金觀平的評論文章表示,近日,中辦、國辦出台《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全面系統地提出了縣城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發展目標、建設任務、政策保障等,對於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中國已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今後一段時期,將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窗口期。縣城“城尾鄉頭”的區域特征,決定了其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天然載體屬性。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既順應了人口流動的變化趨勢,滿足了廣大農民到縣城安家就業的需求,又有利於帶動鄉村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有助於強化縣城與鄰近城市的銜接配合。

  文章指出,中國縣城數量大、類型多,自然禀賦和發展路徑也各不相同。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要充分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合理確定不同類型縣城的發展路徑。對此,意見特別強調要堅持“一縣一策”,強化規劃引領,兼顧縣級市城區和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發展要求,精准補齊短板弱項。

  產業是縣城建設發展的根基,有產業才有就業、才有人口集聚,有產業才能築牢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意見明確,要增強產業支撐能力,突出特色、錯位發展,重點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統籌培育本地產業和承接外部產業轉移。要提升產業平台功能,根據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設施,引導縣域產業集中集聚發展。要健全商貿流通網絡,發展物流中心和專業市場,打造工業品和農產品分撥中轉地。要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改善縣城消費環境。

  文章強調,推動縣城建設,亟需破解包括資金缺乏在內的諸多重點難點問題。對此,意見以增強縣城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提出了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多元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和集約高效的建設用地利用機制,強調新落戶人口與縣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務,支持符合條件企業發行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保障縣城建設正常用地需求等。這些舉措強化了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的力度,將為縣城建設提供政策保障。

  推動縣城建設,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縣城建設,同時也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切實履行制定規劃政策、提供公共服務、營造制度環境等方面職責。在這一過程中,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守住歷史文化根脈,防止盲目建設、貪大求洋,有效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