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尊重發展規律 為縣城增添人氣和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5-11 09:25:40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郡縣治,天下安。”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勾勒城鎮化建設新圖景。

  中國經濟網發表評論員梁瑜文章稱,近年來,關於縣城的熱門話題很多,有正面的,比如曹縣漢服、壽光蔬菜、沙縣小吃等,這些小縣城裡的“大生意”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也有負面的,比如“縣中塌陷”,就暴露出了人才流失問題。

  文章指出,在經濟大循環體系裡,縣城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是農民進城就業安家、城鄉要素跨界配置和產業協同發展的天然載體。如果把整個國家比喻成一張網,縣城就是網上的紐結。每個紐結都很緊實的話,這張網就非常有力。

  當前,縣城建設已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縣城投資消費與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僅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城區的二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城區的三分之二左右。可以說,推進縣城建設,有利於開拓新的投資消費空間。

  不過也要看到,縣城建設還存在很多短板,比如人口流失、產業經濟發展乏力、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後、缺乏資金支持,等等。如何因地制宜補齊短板弱項,最大化釋放縣城發展紅利,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重要問題。

  文章分析,《意見》提出,順應縣城人口流動變化趨勢,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選擇一批條件好的縣城作為示範地區重點發展,防止人口流失縣城盲目建設。這就是要尊重縣城發展規律,強調分類施策,對於不同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發展特色的縣城,採取不同的方向引導和政策支持。

  《意見》劃分了五類縣城的發展方向,包括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積極培育專業功能縣城、合理髮展農產品主產區縣城、有序發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引導人口流失縣城轉型發展等。各地應因地制宜規劃城市建設,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在精准定位的基礎上走特色化發展道路。

  文章表示,過去,一些地方政府推進城鎮化、做大縣城的決心很大,但是缺乏像樣的產業,就業崗位不足,導致原有人口外流加劇。城鎮化進程中,由於人才向大城市遷徙,很多縣城發展面臨著人才數量不足、供需錯位、穩定性不高等問題。而要實現經濟發展,人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如何“聚人”,是地方治理者不可回避的課題。

  應該說,產業是縣城建設發展的根基,有產業才有就業崗位、人口集聚。當前,不少縣城的產業平台功能比較薄弱、配套設施不健全,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比較高。推進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夯實縣城產業基礎,才能更好地促進居民就地就近就業和持續增收,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章最後說,三分建、七分管,縣城的後續經營也是長久課題。只有不斷加強規劃,結合自身條件,建設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縣城,才能為縣城的長遠發展增添人氣和活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