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對話與傳承成為兒童文學的時代主音
http://www.CRNTT.com   2022-06-04 15:33:55


 

  二

  成長是兒童文學永恒的母題,但基於兒童文學的文化實踐與意識形態屬性,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任務與內涵是有顯著差異的。成長的內驅力獲得與自然與人文環境息息相關,尤其來自父母、家庭、成人社會、朋友之間的影響與激勵。近來原創兒童文學對兒童成長問題的思考更為理性全面,為兒童創造合宜的成長環境、不簡單孤立地對兒童提出成長要求、成人的精神面貌就是孩童的成長樣子等這些理念更為作家們所認同。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孩子的任何問題根子都在成人世界。

  由是兒童文學在處理兒童與成人的關係問題上變得更加成熟自然。成長不是一個孤立抽象的命題,成長不是兒童獨立完成的一個平面問題,成長的能量是兒童具體從環境中獲得的,成長是一個緊密牽動於整體社會系統的復雜工程。兒童文學沒有任何理由對成長路徑做簡化與避重就輕的處理,唯有客觀真實地將兒童的成長還原至社會結構中,唯有讓兒童有更多機會接觸體驗廣闊的現實人生,在此過程中成人做出積極的價值引領,成長的實施與完成方才是踏實有力的。事實上兒童文學的真正難點也就在於它在建造一座有效的橋梁,一座努力打通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而充滿美感與堅實力量的橋梁,借由它,兒童被成功引渡至理想的社會化狀態。

  新銳兒童文學作家於瀟湉近期出版的《冷湖上的擁抱》中的主人公孟海雲是一名初二女生,正處於青春期關鍵年齡段,同時又遭遇家庭變故,不得不面對離開熟悉的南方生活環境而來到條件艱苦的大西北的現實以及自幼起便橫亘在父母之間、母親與爺爺家族之間的矛盾。阻滯青少年順利成長的內外因素很復雜,青少年心理問題當下也愈來愈突出,兒童文學作家的使命其實就是在幫助孩子們尋找精神資源,幫助他們增強生活實踐能力與生存智慧,找到打開新生活大門的鑰匙。於瀟湉很懂兒童心理與兒童教育,她的作品心理描寫非常細膩,她探索的路徑就是讓孟海雲完全進入父輩與祖輩的油田事業中,經由她和同學陪伴爺爺重走油田之路,親臨柴達木盆地現場目睹長輩們的艱苦奮鬥,以及跟隨爺爺的記憶在精神上與曾經為油田女子勘探隊隊員的少女江娟相遇,還有在父親童年的生活地聽他講自己的心路轉變,這一切注入的更新的生活經驗,最終疏通了孟海雲的心結。於瀟湉的探索說明,青春期的所有躁動不安究其實質是在召喚一個新世界的湧入,一個尊重少年心智在快速發展、能夠滿足其挑戰性的社會任務清單的設置,就是一次睿智的兒童文學創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