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拜登中東行黯然收場,折射美國雙重衰落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2:28:49


 
  在拜登訪問沙特期間,美沙兩國簽署了18項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內容涉及能源、投資、通信、太空和衛生等領域,但在拜登最為看重的石油增產方面,沙特方面並沒有給出明確表態。在“安全與發展”峰會上,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表示,沙特“有能力”將國內原油產能提升至每天1300萬桶,但暫時沒有額外的能力將原油產量繼續提高。當然,在拜登訪問中東前,“OPEC+”峰會已經決定提高超過50%的產能,這與美國對沙特施加影響有重要關係。但在拜登訪問沙特及參加峰會的過程中,沙特及其他中東產油國未以協議和聲明的方式直接回應美國的關切,顯然無法令美國滿意。

  此外,沙特等中東國家之所以對此低調處理,顯然也有避免過分刺激俄羅斯的考慮。更加有趣的是,今年沙特已大量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用於其國內發電等用途,這顯然是在美俄之間進行平衡的做法,也是對美對俄制裁的一種諷刺。

  其次,美國的價值觀外交和人權外交在沙特遭反噬,是美國聲望和信譽危機的直接體現。

  在拜登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舉行會晤時,估計是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再次以美國習慣的“人權衛道士”身份利用卡舒吉遇害案向沙特施壓,強調穆罕默德對卡舒吉遇害一事負有責任。但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對拜登進行了毫不客氣的回擊,並以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女記者在約旦河西岸被以色列殺害等事件,對拜登反唇相譏。此外,穆罕默德還以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輸出民主和價值觀失敗,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的中東政策,同時強調在國際關係中彼此尊重對方價值觀的重要性。美國長期在中東充當民主、人權的“教師爺”,此次反被盟友沙特“教訓”,可謂令拜登顔面掃地。

  再次,美國通過強化“伊朗威脅論”組建“中東版北約”的計劃不僅本身存在諸多內在矛盾,而且與美國的伊核談判政策也存在內在矛盾。

  在訪問中東過程中,拜登多次強調伊朗的活動正在破壞地區穩定,美國絕不允許伊朗獲得核武器。他表示,美國及其盟友有決心應對地區恐怖威脅,美國承諾將加強地區盟友防空和預警能力以應對空中威脅。“安全與發展”峰會的聲明指出,與會各方就消除一切威脅地區安全與穩定的行為達成一致,並確認美國在地區盟友面臨威脅時將確保其安全,顯然也有針對伊朗的意味。但是,阿拉伯國家對拜登鼓噪的“中東防空聯盟”並未形成共識,阿拉伯國家的內部矛盾以及技術標準不統一等障礙,也很難在短期內建成“中東防空聯盟”,伊拉克甚至直接表示反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