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來說,主要針對伊朗的“中東版北約計劃”與當前美國的伊核談判政策存在內在矛盾。就在拜登訪問中東之前,美國和伊朗剛剛在卡塔爾多哈進行重啟伊核協議的談判。美國的如意算盤是通過伊核協議制約伊朗,通過“中東防空聯盟”滿足盟友安全利益。目前美國實行兩手政策,在推進伊核協議談判的同時,組建反伊地區聯盟,將使受到刺激的伊朗難以接受,甚至有可能中止伊核協議談判,並以更加大膽的核開發和激進的反制措施回應反伊陣營的挑戰。
針對拜登不斷對伊朗發出的警告,伊朗總統萊希表示,美國政府一再強調對伊朗施加空前壓力,但伊朗絕不會從“正當且合乎邏輯的立場”退縮。美方必須認清現實並從過往經驗中吸取教訓,而不是重復對伊朗極限施壓的“失敗經歷”。
最後,拜登不斷強調防止中俄填補中東“真空”,也並未得到中東國家響應,中東國家的戰略自主和大國平衡外交更趨成熟,並非拜登的片言只語所能改變。
當前,美國和西方已經把中東和非洲視為與中俄進行戰略競爭的重點區域。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北約馬德里峰會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承諾,將為非洲和中東國家提供更多支持,以抗衡俄羅斯與中國在這些地區日漸增長的影響力。
在沙特吉達舉行的峰會上,拜登聲稱美國“不會離開”中東,留下一個“由中國、俄羅斯或伊朗來填補的真空”。事實上,中國早就明確過無意填補“真空”的中東外交原則。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問中東,在埃及發表演講時明確提出了中國中東政策的“三不原則”:中國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範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網絡。在中東地區,中國更多是本著“以發展促安全”的理念來參與中東事務,中國跟中東各方都保持著友好合作,甚至過去中美在中東也有較多合作,比如在反恐、打擊海盜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