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糧價高位震蕩 專家稱國內CPI可控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10:24:07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今年以來,國際糧食價格高位震蕩。以小麥為例,Wind數據顯示,今年3月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收盤價為13.113美元/蒲式耳,較年初上漲72%。此後波動調整,截至7月22日收盤,報7.555美元/蒲式耳,較3月7日高點下跌超42%,整體仍處相對高位。

  國際糧食價格高位震蕩,對我國影響幾何?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較好,國際糧價的劇烈波動對我國CPI影響可控。

  國際糧價大幅波動

  海外通脹水漲船高

  從近期經濟數據可以看出,食品價格的加速上漲,已成為推動海外經濟體通脹超預期上行的重要動力。

  例如,美國6月份CPI同比漲幅達到9.1%,創1981年以來新高。其中,食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10.4%,同比增速為1981年2月份以來最高水平;歐元區6月份調和CPI同比上漲8.6%,食品項對通脹的貢獻率約22%。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近期國際糧食價格出現回落,但食品項價格對美國以及歐元區CPI的拉動作用依然很大。

  談及近期國際糧食價格與食品價格出現的“分裂”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記者表示,這主要在於傳導時滯效應,即從國際糧食價格下跌到CPI中食品項漲幅收窄,往往有2個月到3個月的傳導周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