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歐元兌美元屢創新低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12:11:51


 

 考慮到大宗商品與能源價格暴漲以及歐元疲弱對歐元區三大經濟體國際貿易造成的巨大衝擊,歐盟委員會在7月14日發布的最新預測中,已將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2023年GDP增速大幅向下修訂,分別從5月預測的2.4%、1.8%和1.9%下調1.1個、0.4個和1個百分點至1.3%、1.4%和0.9%。

 歐元區貨幣政策面臨艱難抉擇

 目前,迫於歐元區通脹率持續上漲的壓力,歐央行決定改變其貨幣政策方向,計劃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將關鍵利率提高25個基點,并預計在9月再次加息。

 然而,在能源危機和經濟放緩同時發生的背景下,此次加息對於扭轉歐元貶值趨勢的作用較為有限。第一,正如上文所述,歐元的表現主要取決於歐元區經濟的基本面、發展前景以及市場的信心。原本就已疲軟的歐元加上歐洲能源短缺持續惡化導致大部分以美元計價的能源將變得更加昂貴,進而阻礙其供應鏈暢通運行,使得生產以及貿易環境一再惡化。為了盡可能降低對原本就已脆弱的歐元區經濟的損害,相對於美聯儲來說,歐央行的加息力度可能不會太大,加息頻率也不會太強,歐元兌美元的匯率走勢得到的扭轉的可能性自然也不會太大。

 第二,作為歐洲統一貨幣,歐央行的加息決定需要權衡歐元區全體成員國經濟的基本面和前景。因此,相對於美聯儲,歐央行設定加息時間表的困難要大得多。例如,當6月歐央行宣布加息之後,市場反應較為激烈,主要體現在歐洲債券市場收益率一路飈升,其中,基准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一度達到1.7%,而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突破4%,利差急劇擴大。由於利差通常被看作國際投資者對不同國家政府債券或歐央行對其支持力度承諾的信心標志,當利差擴大之時,意味著歐元區高負債國家為其債務融資將變得更難,極有可能再次引發主權債務危機。作為歐元區兩類經濟體的主要代表,德國和意大利國債利差的大小常常被用來衡量歐洲債券市場面臨風險的大小。因此,歐央行利率管理委員會承諾在加息的同時還要采用“反分裂化”(anti-fragmentation)貨幣工具。盡管如此,考慮到投資者對高負債歐元區成員國(如意大利、希臘等)市場信心仍然不足,歐央行在7月之後所實施的貨幣緊縮程度同樣不會太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