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革命文物活起來 讓紅色基因代代傳
http://www.CRNTT.com   2022-07-27 10:50:49


  中評社北京7月2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革命文物是革命精神和紅色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以無聲的形式向人民群眾講述著“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

  據國家文物局數據,目前,全國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如何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筆者對北京市的系列舉措進行了觀察和思考。

  科學保護,讓革命文物有個“家”

  革命文物保護人士常說,文物必須進行精細的整理之後對外公開,才能教育後人。做好收集、整理、修復、展覽、研究等一系列保護管理工作,革命文物才能有個“家”,紅色基因才能更好地代代相傳。

  據統計,北京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58處,可移動文物2111件(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一級文物1974件(套)。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是北京光榮革命傳統的見證,反映了北京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為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工作,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和紅色文化建設形成新高地,北京市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北京市進行了高水平的革命文物資源專項調查,系統評估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現狀,建立了資源目錄和數據庫。北京市在2021年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錄後,還在繼續推動核定公布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通過編制實施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五年修繕計劃,推進天安門、北京大學紅樓、盧溝橋(宛平城)等一批代表性革命文物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可移動革命文物征集,推進全市館藏革命文物認定、定級、建賬和建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