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廣西8.2萬人次觀展“同心協力寫丹青”
http://www.CRNTT.com   2022-08-01 12:20:23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據文旅中國報道,7月29日,“同心協力寫丹青——中國美術館藏書畫界全國政協委員美術作品廣西展”在廣西美術館順利落下帷幕。雖然展覽已到尾聲,但慕名前來的觀衆依然絡繹不絕。廣西美術館館長龍建輝坦言:“上到90歲的老人,下到幼齡孩童都前來一睹國家瑰寶的風采”。

  據了解,此次展覽歷時30天,共展出全國政協書畫界政協委員所創作的精品名作95件,其中不乏名家的傳世之作,如徐悲鴻的《馬》、傅抱石的《西陵峽》、李可染的《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豐子愷的《飲水思源》等等。除此之外,還選擇了一些表現廣西當地風土人情和當代生活風貌的作品,如白雪石的《煙雨漓江》、黃賓虹的《漓江溪流》、葉淺予的《靖西之秋》等,無不展現出壯美廣西的神韵。

  在展覽大廳中,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南寧市民白女士正在為孩子耐心地解說書法大家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她握著孩子的手,隔著玻璃順著筆鋒游走,讓孩子用心感受書法大家用筆的技巧與頓筆的豪氣。“雖然平時會在網上看到關於這些作品的視頻和紀錄片,但親眼看到記憶中的名家名品,這種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白女士說到。

  據悉,此次展覽累計接待觀衆8.2萬人次,團隊180餘個,在歷年廣西舉辦的同類展覽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此次展出的作品全部精選自中國美術館所珍藏的書畫界政協委員的作品。歷屆政協委員們用生花妙筆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表達人民的誠摯心聲,反映歷史巨變,刻畫時代圖譜,見證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程。廣西美術家協會主席石向東表示,第一次在廣西看到那麼高規格的展覽,非常有感觸,通過原著體會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術創作者的創作理念,作品作為載體傳達出對祖國的熱愛,對黨的熱愛,對人民的歌頌之情。

  廣西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陳毅剛認為,此次展覽是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的一個縮影。能够近距離的看到這麼全、這麼多的精品之作,對廣西的藝術家、廣大美術愛好者以及群衆,都是一次很難得的學習機會。

  龍建輝認為,95件精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藝術性、學術性。中國美術館藏品真正地用好、“活化”,放到基層來,對於邊遠山區、少數民族的美術從業者和觀衆而言,是一次難得的大展。

  “作品好、展覽好、原作魅力大,作品主要來源於人民生活的美術創作,只有扎根人民生活,扎根基層才能創作出經典的作品。”廣西藝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院長韋文翔如是說。展出的作品以中國各個時期的人民生活為主題,組成了一系列中國社會發展的剪影,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

  廣西書畫院院長王銳認為,本次展覽是中國近當代美術史的縮影,代表性強、特點突出,尤其在廣西可以說是非常具有重量級的展覽。展覽精心選擇廣西元素、廣西人物、廣西題材、廣西特點的作品,畫家具有代表性,包含的題材非常廣泛,對廣西的漓江畫派建設、八桂書風建設都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廣西藝術學院教授李永強認為,這次展覽是20世紀美術創作的一個縮影,幾乎囊括了20世紀絕大部分的名家作品,通過這樣一個展覽有利於大家了解20世紀美術的創作。

  本次展覽中藝術愛好者和普通群衆的熱情和參與度是前所未有的。各行各業、各年齡階段的觀衆不斷湧來,甚至還有來自廣東、湖南、雲南、貴州、山東等區外游客,專程前來參觀展覽。廣西藝術學院教授雷務武認為,作品非常好,非常難得,這是非常成功的展覽,這些作品反映了中國歷代文化的傳承,一代代的優秀文化創作不斷湧現。

  廣西《美術界》雜志主編孟遠烘表示,本次展覽名家薈萃、精品雲集,國畫的重量級作品多,書法也是亮點,作品非常精彩。展覽從策劃、組織到服務都非常精心,在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奉上書畫界政協委員的作品,向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獻禮,意義非常重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