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十點睡覺Kids+:家舞台在藝術空間呈現
http://www.CRNTT.com   2022-08-01 10:31:58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據文旅中國報道,7月30日下午,藝術家金秋野策劃的兒童項目“十點睡覺Kids+:家舞台”在十點睡覺藝術空間拉開帷幕。由藝術家金秋野策劃設計的家舞台,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廣闊自由搭建的舞台空間。孩子都喜歡表演,通過表演,讓孩子表達自我、釋放天性,通過表演,讓孩子學會聆聽、溝通和配合,在集體中展現自我、共同達成。

  “十點睡覺Kids+:家舞台”特別展覽關注“家”——這個特殊的情感歸屬空間。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那一刻起,家便是每個孩子的舞台,更是孩子的整個世界,在家中,孩子們開始展現出人類的表演本能,釋放自我。基於對孩子們玩樂天性的尊重,藝術家金秋野設計的三維立體模塊,為孩子們提供了自由組裝搭建的“家舞台”,可以讓孩子們更自由地展示和表達自我。

  中空且有流動感的模塊空間,是金秋野從以往的家宅設計中提取的元素,“共軛空間”成為了理解這些元素的關鍵。受到約瑟夫·阿爾伯斯繪畫的影響,畫面中兩組空間像平面又像軸測,展示出相遇的空間邊界糾纏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互相套叠的連體空間。

  這種“彼此交叠但又不互相破壞的情形”在柯林·羅的建築著作《透明性》中有更深的討論:將圖像假設成新的視覺性質“透明性”,在空間維度上就能解決,兩個或多個圖形叠合在一起,每一個圖形都試圖把公共部分據為己有的空間矛盾。除了能互相滲透,拓展空間的秩序,透明性也意味著同時對一系列不同的空間位置進行感知。這樣的空間狀態,也是理想的家,傳達出來的家庭成員關系,兒童與父母輩是個體的相逢,互相滲透各自的經驗與視角,卻又不完全地侵占破壞彼此的物理性或精神性的私密空間。

  在即興戲劇中,也可見到這樣相似的“透明性”原理。表演者們思維的相互碰撞,是互相的成就,而不具備否定性和破壞性。即興者接納上一位即興者給予的情境、人物設定,并且給出新的內容和觀點。Yes, And (是的,而且)的規則,消除了即興者面對不確定性時,否定退縮的本能習慣,從而在表演團隊間相互支持。“人人都是天才,一切都是禮物”這個重要的信念,也是“Yes”的延伸,既然每個人都是天才,那在舞台上就沒有錯誤的答案,沒有錯誤的台詞、沒有錯誤的方向,沒有錯誤的角色。因此在沒有劇本,沒有彩排的戲劇中,每一種推進劇情發展的表達都是正確合理的,每一個即興表演者拋出的設定都是出乎意料的驚喜禮物。

  空間設計與內容創意本就密不可分,但讓空間結構的內在含義與戲劇藝術的內在主旨相結合,成為了這次戲劇內容設計的挑戰。本次的戲劇內容跳出了以往對“親子戲劇”“兒童戲劇教育”等戲劇類活動的刻板印象,反而從個人出發,策劃團隊回到了“純”與“真”的出發點。戲劇的形式本身就像一場游戲,而參與一場戲劇就像經歷了一場“夢境”。在內容創意上并沒有強調“意義”和“主旨”,而是強調“正在發生”的“感受”,所以將諸多童年的想象元素帶入空間中,讓它們在“人”的催化下,自然的發生“反應”與“變化”。

  戲劇導演馬岩特別策劃的多場即興戲劇,以兒童對家的情景感受為出發點。涉及情緒、睡眠,家中禁地、動植物家園等一系列主題。在這些情景之下,孩子們會超然地跳脫自我,又將自己的經歷化身為養分表演出來,身體與自己搭建的空間充分地融合對話。

  整個展覽場域可以看作藝術家金秋野所策劃的二維三維的多重轉換。三維空間是對二維畫作所探究的“共軛空間”的實踐,并又以更抽象純粹的模塊方式,結合即興戲劇的引導,給予孩子們一個像家一樣的舞台,在1:1的尺度上,讓他們能够自由搭建自己想象中的王國和家園,在其中自由穿行,歡樂的身體游戲、出乎意料的劇情,將激發兒童的創造力,他們將把自己的情緒、認知、願望抒發出來,在舞台上即興表演,把真實的、快樂的自己展示給世界!

  金秋野,北京建築大學教授,建築師,學者和建築評論家。“金秋野建築工作室”創始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居室與生活空間設計;園林與傳統設計語言的現代轉譯;當代建築師及作品;複雜城市系統及其活力等。著有《花園裡的花園》《異物感》等學術著作,主持《當代中國建築思想評論叢書》《中國建築與城市評論讀本》等系列出版物,也是《光輝城市》《透明性》等理論專著的譯者。與王欣聯合主編《烏有園》系列叢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