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李靜儀關注澳門居民疫後就業促出台幫扶措施
http://www.CRNTT.com   2022-08-01 17:34:14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據澳門時報報道,自澳門六月中下旬突發新輪疫情以來,本地經濟再受衝擊,中小企經營環境惡化,不少僱員開工不足,失業問題惡化。統計局日前公佈今年4至6月就業調查數據顯示,本地居民失業率升至4.8%,為金融海嘯後的新高,而就業不足率亦上升至4.1%。盡管政府因應新一輪疫情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推出新一輪經援措施,以緩解居民經濟壓力,但始終解決就業問題更為重要,為此,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提出書面質詢,促請政府出台更多措施協助居民疫後就業。

  李靜儀在書面質詢中指,當前經濟下行,待業中的居民將更難找到工作,或面對結構性失業問題。根據統計局相關資料,今年第一季近13,000名失業人口中,失業達4個月或以上的較長期失業者達6,400人,佔比近5成;失業者年齡介乎25至44歲人士達7,200人,佔比最多,他們當中不少人是撫養家中長幼的家庭經濟支柱,經濟壓力沉重,感到憂慮,而應屆畢業生求職亦十分徬徨。由於本澳今輪疫情發生以來,不少行業長時間停止運作,損失極大,大批僱員需要放無薪假;再者,不少企業尤其商場店舖、補習社或教育中心,美容院、健身院、酒吧等娛樂場所,以至餐飲場所,目前仍要受限於各種防疫措施,未必能夠如常運作,加上未能恢復正常通關,客量大減,不少僱員目前仍處於開工不足的狀況,不排除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對此,當局除推出經援計劃紓困外,將如何落實協助失業者尋找工作?政府早前表示要用好財政資源助市場復甦,有否包括促進就業計劃?
  
  她指出,面對疫情的反覆及不可預測,經濟復甦困難,但市面上仍有一定人資需求,例如公共工程、政府外判服務、有關疫情防控、衛生以及餐飲等涉及民生服務的就業機會。然而,仍不時有涉及拒絕聘用本地人的求助和投訴,令人擔心本地失業者無法獲得機會,當局將如何實際協助失業者?如何落實監督本地居民優先就業?

  同時,李靜儀亦問到,由於一系列協助居民就業的培訓或配對工作因疫情關係已暫停超過一個月,當局還未有明確表示復辦安排,就連早前已完成帶津培訓的學員,亦未知何時可以獲得配對面試安排,亦未收到相關津貼,相關帶津培訓及就業配對何時恢復?另外,“鼓勵聘用本地待業居民的臨時性補貼計劃”已實施近兩個月,期間大部分時間受到疫情衝擊,當局有何考慮?是否會延續相關計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