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幾十年來,中國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為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司芙蘭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消除了極端貧困,中國的快速發展帶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國人權事業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巨大進步。
“人權是否得到保障,應該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需求是否被滿足。一個國家的人權發展狀況怎麼樣,本國人民最有發言權。”司芙蘭舉例說,同新中國成立之初相比,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只有幾十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超過1.2萬美元,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這些數據是中國人權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的有力證明。中國的發展成就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方面,也體現在醫療、健康、教育、住房等諸多方面,弱勢群體的權利也得到充分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權體現在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司芙蘭提到,自1991年中國發布第一部人權白皮書,至今已發表13部綜合性的人權白皮書,“這能讓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人權發展狀況。”司芙蘭表示,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權保障模式,各國在發展人權事業時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和文化特點,“中國人權發展的實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探索出寶貴經驗,極大豐富了全球人權治理內涵”。
“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一步。”司芙蘭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超越了國家和種族,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理念高度契合,其創新之處在於倡導國際合作和共同行動,有助於促進國際關系的民主化進程,為推動全球人權治理貢獻力量。
司芙蘭表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地區衝突加劇等諸多嚴峻挑戰,極端貧困人口上升、社會不平等和種族歧視日益嚴重,國際人權治理面臨新的困難。全球人權事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各國更加團結一致,反對部分國家在人權問題上采用雙重標准、歪曲事實來破壞地區和平與發展。發展中國家是推進人權進步的重要力量,發展中國家相互團結、共同努力,必將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促進全球人權事業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