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據中國網報道,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夏季峰會今日在京舉行,國務院參事、中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關鍵在於穩定預期,提振信心,同時要注重短期擴大有效需求和中長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其中,金融政策要進一步提高精准性、有效性非常重要。
對此,王兆星認為,第一,進一步擴大開發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開放性、政策性金融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工具,具有平抑經濟周期的功能。在財政政策空間有限,貨幣政策傳導力度較難直達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這樣一種政策性工具,對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中間的連接驅動,更好地增加對實體和有效投資的支持至關重要。
一方面要擴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的資金投放,擴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導商業機構提供配套金融支持。開發性、政策性工具要注意以市場化的方式來運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使用效率。同時,要引導促進更多的社會資金和商業資金進行跟進。
第二,精准覆蓋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促進社會消費穩定增長。據估算,約有3億人,新市民的群體,如果其在金融方面得到很好的支持,這也是對經濟穩定和增長是一個很大的支持。新市民群體剛剛融入城市工作生活,在住房、創業、醫療、養老方面都有大量需求,但因短期收入水平有限,是否可以適當增加消費信貸,住房按揭貸款、房租貸款以及創業貸款,這樣短期有利於激發大量有效消費需求,支持穩定經濟大盤,中長期也有利於培育壯大中等的收入群體,為經濟結構轉型穩定發展提供持續動力。金融機構應不斷創新擴大金融產品服務和供給優化基礎金融服務,增強新市民的獲得感、穩定感,增強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第三,要加強對有效投資,特別是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我國目前還正處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階段,投資的潛力、投資的需求、投資的空間非常巨大。有效投資對我國當前經濟恢複發展也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特別是對科技創新的投資,既能促進就業穩定增長,同時又能够補短板、調結構,增強經濟可持續增長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動能。金融要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為擴大有效投資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這裡面包括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等,也包括了一些新基建的項目。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圍繞科技創新企業的不同階段特點,打造差異化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產品服務,有效運用各種金融直接和間接的融資工具來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這對當前乃至長遠都至關重要。<nextpage>
第四,要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正處於新舊模式轉換重要階段,近一段時間,杠杆率過高的房地產企業,包括個別大型房地產企業出現債務危機,部分項目停工引發多地停供、停付房貸事件,使各方對房地產業未來的發展預期和信心有所影響。
今年1-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6.4%,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7%,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再創新低。要穩住當前經濟大盤,所以有必要還要穩住房地產市場,確保不出現,既不要大起,也要防止“大落”的風險。金融機構應該堅持市場化、法制化的原則前提下,滿足受困房企合理融資需求,保持對房地產產業正常貸款。針對居民購房意願的下降和市場觀望情緒,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房地產政策,更好地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需求。要積極探索房地產健康發展新的發展模式,也要不斷創新和豐富房地產金融政策的相關工具。
第五,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綫。國內經濟下行會導致信用環境惡化,經濟形勢嚴峻,更多的金融風險也可能會水落石出。一旦爆發重大金融風險便會拖累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所以要全面分析研判經濟波動、經濟周期及宏觀經濟政策對金融風險的影響,及時采取控制和預防措施,妥善應對不良資產反彈,防範高風險“影子銀行”反彈回潮,強化監管嚴防資金脫實向虛,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和各類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維護區域信用環境和金融秩序。
近期,安徽、河南發生一些小機構金融風險,包括存款兌付困難,損失也很大。還有一些個別機構涉嫌嚴重犯罪,形成涉衆風險,造成社會的不穩定。盡管它不是一個系統性的風險,也不至於引起區域性的系統風險,但它畢竟是一種信用風險的信號,要高度關注。對風險明顯露頭的重點機構要堅決處理,防止風險外溢傳播,引發炒作和市場波動,來堅決維護金融的穩定。
總之,在當前經濟困難和經濟下行壓力下,更要堅定信心,要更好地把握好、處理好三個重要辯證關系。一是短期困難與長期經濟向好的關系。短期的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中國長期增長巨大空間的關系,以及當前的穩定經濟的政策措施和長期的培育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系,這樣才能既克服當前的困難,同時也使我國的經濟能够保持穩定健康增長。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