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擺脫跨代貧窮計劃將公布 師生需每月見面
http://www.CRNTT.com   2022-08-21 09:11:24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探訪深水埗的基層家庭,瞭解基層家長和小朋友的生活情況。(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8月21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精准扶貧”的目標,并指示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提出支援2,000名初中生的先導計劃,有關詳情最快於明日(22日)公布。是次計劃的核心為“師友配對”,包括為每名甄選出的學員配對一名義務導師。有消息人士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小組非常強調導師要有責任心、有承擔、有承諾,為避免導師出現參與計劃中途“消失”的情況,對原本生活環境不佳的學員造成“二次傷害”,因此不接受個人名義報名,初步設想是希望通過公司提名導師,而有關導師亦由有關公司負責。計劃希望導師經常和學員面對面接觸,要求雙方最少每個月見面一次。

  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要增加青年上流機會,并於上任一周內提出成立4個工作小組。其中,由陳國基領導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隨即制訂先導計劃,為期1年。計劃將在社區和學校招募來自弱勢社群,尤其是居住在劏房的初中學生,第一期設2,000個名額,包含“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規劃”和“財政支援”三大元素。

  導師指導學生使用受助金額

  在該計劃下,每名初中學員會獲配對義務導師,導師將與學員分享人生經驗,安排參觀、工作影子計劃或其他活動,擴闊學員的視野,加強其自信,以積極正向態度定下個人目標。同時,導師將幫助學員培養正確理財觀念,有效使用計劃為學員提供的財政支援,實踐他們的個人發展規劃。

  行動小組會向每名學員提供5,000元的啓動資金,在導師的指導下使用,朝個人目標進發,而成功完成計劃後另發5,000元的獎學金,讓學員應用在計劃期間學會的理財觀念自行決定用途。

  據了解,特區政府計劃於下月開始在學校招募首批2,000名初中學生,在今年10月實施計劃,同時會透過商界尋找導師配對,以及向商界籌集資金。消息人士向香港文匯報透露,已有很多商業機構表示有意參與計劃。

  不接受個人名義報名任導師

  “師友配對”為是次計劃的核心。消息人士向香港文匯報透露,該計劃對導師有嚴格要求,會精挑細選,計劃非常強調導師要有責任心、有承擔、有承諾。由於不少劏房學生受家庭環境影響,自信心不強,甚至自卑或不够開心,導師的出現原本可令他們更積極開心,不希望因為存在不負責任的導師,只帶學員兩三次就“消失”,而對學員造成“二次傷害”。

  為確保所選導師的質素和責任心,以及考慮到計劃希望加入“職業”元素,幫助學員確立人生方向,政府的初步設想是希望通過公司提名導師,而有關導師需由公司負責,計劃亦不接受以個人名義報名擔任導師。計劃希望導師經常和學員面對面接觸,要求雙方最少每個月見面一次,互動形式可以是一起出席活動、透過電話交流、聚餐等。有關導師的具體選擇標准,將於明日公布。

  雖然政府對參與計劃的導師有嚴格要求,但消息人士強調,參與學生只要符合年齡,無論考試第一還是“包尾”,都非常歡迎他們參加計劃。

  陳國基:計劃設必修核心課程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在Facebook上載“司長與你談談‘Teen’:第四集”,分享他與數名校長和初中老師見面的片段,內容涉及計劃的“個人發展規劃”元素。

  陳國基詢問在場教育界人士如何教導初中生人生規劃,人生目標對他們而言是否太“虛無縹緲”。有與會者表示,由小六到中一、中二、中三的階段,學生開始將他們的想法變成行動,如果小朋友的家庭屬於基層,其身邊的同學都是類近的圈子,將影響他的眼界。有與會者指出,若有社會知名人士等幫助基層初中生,他們會安心很多,會感覺到“原來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他努力。”有與會者認為,參與計劃導師可向學生分享自己過往的失敗經驗,讓學生知道包括學生自己在內,所有人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

  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會找大公司、大企業或者一些專業人士做導師,又透露一年中會有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例如學習人生如何訂立目標,將來如何選科等,“我不是希望他們每個都可以一百分,我希望幫到一個就(幫)一個,幫到兩個就(幫)兩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