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如何降成本?
http://www.CRNTT.com   2022-08-23 16:23:04


 

  自2015年10月一箭四星發射成功以來,“吉林一號”星座工程已進行21次發射。

  給衛星降“體重”

  長光衛星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賈宏光介紹,2015年升空的一組四顆“吉林一號”衛星的生產,跨過傳統的“平台加載荷”設計方式,采用星載一體化技術。

  賈宏光分析說,傳統的“平台加載荷”設計,載荷和平台界限分明,載荷要根據平台的設計調整,衛星的重量、體積難以靈活安排。而星載一體化技術增加了載荷設計的靈活性,重量、體積可通過設計進一步下降。“同樣一個亞米級衛星,我們把重量控制到400多公斤,衛星研制成本大約在8000萬元。”

  這還遠遠不够——對商業衛星來說,成本依舊太高。據了解,“星載一體化”設計雖然實現了以載荷為中心,平台圍繞載荷需求,但仍保留了較多獨立結構功能,電子學軟硬件也只是部分集成。

  為符合商業化發展路綫、進一步降低成本,長光衛星以技術創新為手段,從星載一體化技術向載荷平台融合設計邁進。

  2019年發射的“吉林一號”高分03A星,第一次采用“載荷平台融合設計”理念,大幅減少平台結構,電子學軟硬件高度集成,有效載荷比顯著提升。

  長光衛星綜合電子研究室主任鄒吉煒介紹,從原始機理設計上,電子學很多部組件可共用一個處理器,確保電路上節省很多空間,進一步降低成本。從結構設計上,過去很多執行單一結構功能的部組件被賦予更多功能。比如相機遮光罩既可作為相機系統隔離雜散光的遮光罩使用,同時還能作為整星承力結構進行整星部組件的安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