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網:青年為中國科技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8-29 15:22:44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據新華網報道,在山西太原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一場青年學術沙龍吸引了來自中國多地的年輕人參加。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技愛好者們步履輕快地步入會議廳,期待著與中國空間科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們交流思想、碰撞智慧。

  3位航天器總體設計、地球科學等領域的學者分別發表演講,激勵在場青年腳踏實地、胸懷理想,為中國空間事業貢獻力量。

  “青年是有朝氣、有創新能力和意願的群體。”先後擔任中國月球、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的孫澤洲在致辭中說。

  在中國空間科學領域,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在走向“舞台中央”。中國國家航天局在1月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中國尖端空間科學項目如“嫦娥”“天問”“神舟”“北鬥”等,其科研團隊成員的平均年齡都在30到40歲之間。

  在26日舉行的大會開幕式上,45歲的張愛兵榮獲中國空間科學領域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獎項。

  自200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張愛兵就一直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過去的近20年裡,他負責了中國探月工程、火星探測、風雲衛星等多個空間探測任務中的空間等離子體就位探測載荷。

  在空間等離子體就位探測技術這一領域,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一系列新型探測載荷,部分載荷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實現了中國空間等離子體就位探測載荷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目前正在研發小天體探測任務的粒子探測載荷。”張愛兵透露說,團隊中60%以上的成員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

  他認為,青年科研工作者好奇心強、有衝勁,更善於跳出特定領域思考問題,有時會對科研工作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動效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