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17:57:02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據人民網報道,60多年前,作家周立波在湖南益陽清溪村體驗生活,創作出長篇小說《山鄉巨變》。這部作品成功刻畫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給鄉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學象征。

  60多年後,中國作協在清溪村啓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一場跨越時空的創作接力開始了。比之於當年,如今的清溪村白墻青瓦,稻黃荷綠,特色農業與紅色文旅精彩相映,每年吸引游客超80萬人次,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萬餘元。日新月異的“新山鄉巨變”,刻印著時代鏗鏘前行的足跡,也呼喚著文藝與時俱進地記錄書寫。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鬥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中國人民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時代的步伐強勁有力,響徹在神州大地,也響徹在廣大文藝工作者心中。越來越多的作家和藝術家自覺把握時代現實,深刻提煉時代主題,以遒勁筆力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心懷國之大者,描摹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

  貴州老兵王明禮上山健步如飛,完全看不出在戰爭中落下雙腿殘疾。他擔任過8個貧困村的駐村幹部,後來賣房子、開墾茶山、帶領農民建起合作社,13年間種植茶樹6000多畝,累計帶動1000餘人就業,茶山周邊1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作家蔣巍把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王明禮的故事寫進報告文學《國家溫度》,把從他身上感受到的熾熱化作文字的暖流。

  作家趙德發為創作長篇小說《經山海》,經常往村裡跑。跑得多了,他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現在,許多父老鄉親都喜歡談論歷史,個人的、村莊的乃至國家的歷史,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實實在在地觸動了鄉親們的心靈,讓他們有了樸素的今昔之思,由衷地想講述、想分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