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北京中軸綫現存古樹名木7000餘株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18:04:28


 
  
  壽皇殿前豪華樹池

  或出自乾隆年間

  除了古樹名木本身,中軸綫上的古樹附屬建築物也獨具特點。北青報記者在景山北側的壽皇殿看到,殿前廣場左右對稱分布有42個樹池,其中38個樹池長有樹木,包括10棵一級古樹、12棵二級古樹,以檜柏為主。樹池高約0.45米,經常有游客坐在樹池上歇腳。

  據記者觀察,這些樹池的形制基本相同,材質多為青白石,基座多為2.5米見方,四周雕刻如意雲,向上逐漸收窄,第二階雕刻蓮瓣造型,層次分明、圓潤飽滿。樹池四角鋪雲紋裝飾,八邊形內口直徑縮小至1.45米。廣場東側的一個樹池體量最大,其中生長著一株110年歷史的國槐,為了適應古樹的生長,這個樹池有明顯擴大的痕跡,底座達到3米見方。

  《北京文物地圖集》記載,壽皇殿始建於明萬歷朝,原建於景山東北隅,用途不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移建現址,次年竣工,系仿太廟建制,供奉清聖祖以下之影像。

  壽皇殿前為何要雕造豪華的樹池?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石刻史話》作者劉衛東分析,根據壽皇殿的歷史判斷,殿前樹池很可能雕刻自清朝乾隆年間,是壽皇殿獨有的附屬建築物。放眼全北京,這樣精美的樹池比較罕見,是中軸綫上獨特的石刻文物,展現出清代石匠的高超技藝。如果沒有建造樹池,樹木立在壽皇殿前會略顯單調,因此樹池具有一定裝飾作用,和建築物形成呼應。此外,皇家修建如此精美的樹池,不僅僅是為了保護樹木,更多是等級的象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