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儒藏》最後一批成果發布
http://www.CRNTT.com   2022-10-15 14:16:24


 

  舒大剛說,《儒藏》是儒家經學、子學、史學等成就的集中展示,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禮樂、文學、藝術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是儒家學術文化的分類編輯,也是中華學術主幹內容的完整呈現。

  創新“三藏二十四目”編纂體例

  浩如煙海的儒學文獻,如何合理集納呈現?《儒藏》創新“三藏二十四目”的編纂體例,采用“影印加點校”“叙錄加提要”等方式,既保留了古籍原貌,又訂正了原版本的錯誤,在圖書分類、經典導覽、學術叙事、內容點評等方面,皆有創新。

  “三藏”,即《儒藏》以“經”“史”“論”三部,統攝各類儒學著作和儒學史料。“經藏”,收以經書為主體的經注、經解、經說類文獻;“史藏”,收與儒學歷史有關的人物、流派、制度、書目、學校史志類文獻;“論藏”,收闡發儒家理論的子學、禮教、政論、雜議類文獻。

  每部之下,再根據需要,將文獻分為若幹類目,形成“二十四目”。“經藏”攝“周易”“尚書”“詩經”等十一目,“史藏”攝“孔孟史志”“歷代學案”“儒林碑傳”等八目,“論藏”攝“禮教”“政治”“雜論”等五目。

  《儒藏》還特別注意學術的辨章與文獻的述評。為入選各書撰寫簡明內容提要,對作者之生平、著述之源流、版本之流傳、內容之梗概,略作評介。在三部、二十四類之前,分別撰有“總序”“分序”“小序”,討論儒家學術的源流、各門文獻的歷史,為讀者提供必要的儒學史、經學史、儒學文獻史、專經研究史等基本知識。

  “三藏二十四目”將五千餘部儒家經典納入一座宏偉的儒學大廈,使各書“分別部居,不相雜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