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守的是人民的心
http://www.CRNTT.com   2022-10-21 15:44:49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著力解決好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呂德文: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時代新征程,要堅定不移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一方面要通過高質量發展來建立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財政政策,來縮小收入差距。以公共服務牽引民生建設,是共同富裕的基石。在目前我國已建成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在長期對基層治理尤其是鄉村治理觀察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切實看到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化。依靠經濟發展、扶貧開發和社會保障,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幫扶貧困人口的社會政策。同時,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關鍵在於穩定和擴大農村中等收入群體。

  我國已經實施的和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部署安排的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政策,是穩定和擴大農村中等收入群體的基礎。一方面需要穩定就業和建立按勞分配為主的分配制度,保障農村中等收入群體的勞動權益,讓他們繼續通過勞動實現收入增長;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公共服務,減輕農民家庭的生活負擔。具體而言,擴大和穩定農村中等收入群體的關鍵在於繼續提高農民的市場參與度,同時保留他們的農村退路。這其中,尤其需要堅持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農民充分就業。因此,正如報告所要求的“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必須調整和摒棄那些阻礙農民工尤其是中老年農民工充分就業的政策限制。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過程中,需要完善收入分配體系,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農村中等收入群體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規範初次分配、保證勞動者工資合理增長,對於農村中等收入群體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堅持農村集體所有制,在穩定和擴大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過程中具有壓艙石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