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建造”助力波哥大實現“地鐵夢”
http://www.CRNTT.com   2022-10-24 20:13:43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民衆的“地鐵夢”正在成為現實。

  2022年6月,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研制的波哥大地鐵一號綫模型車成功下綫,并將從中國天津港發運,預計將於今年四季度抵達哥倫比亞巴蘭基利亞港。

  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綫路總長23.96公裡,合同額共計50.16億美元,是中國企業截至目前通過國際競標獲得的拉美單體金額最大的軌道交通項目,是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第一個軌道交通項目,也是哥倫比亞首次發行TPE債券進行融資的項目。

  2019年,通過公開透明的國際招標,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哥港灣”)和西安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聯營體APCA Transmimetro中標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同年,聯營體成立地鐵一號綫特許經營公司 ,於11月27日與業主波哥大地鐵公司(EMB)簽訂波哥大地鐵一號綫特許經營合同,負責波哥大地鐵一號綫的投資、融資、 設計、施工、供貨、試運行、運營和維護。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作為獨家車輛供應商,將為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提供30列最高等級自動駕駛地鐵車輛。2020年9月,中國港灣和中車長客簽署波哥大地鐵一號綫地鐵車輛采購合同。

  “本合同的簽約,是中車長客與港灣集團充分依托各自優勢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力量,進行長期務實合作的成果,開啓了雙方在海外市場合作的新篇章,也為雙方共同出海、互利共贏打下了堅實基礎。”哥倫比亞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總經理李長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李長春說,未來,中車長客將依托高端裝備制造核心技術優勢,同戰略夥伴一道,深度整合軌道交通產業服務鏈,從規劃出發,打造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和數字化、智能化支撑下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共創中國軌道交通品牌。<nextpage>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長孫岩峰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中企中標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體現了中企在境外交通軌道建設領域的較高競爭力,反映出中國在基建領域的實力與哥倫比亞基建需求存在的巨大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也有助於推動中哥兩國的政治互信。

  孫岩峰稱,伴隨哥倫比亞新政府加速經濟社會發展的契機,加之該國具有的區位特點帶來的投資需求,中哥經貿關系有望邁向更好階段,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兩國合作預計朝向更廣闊、深入的領域發展。 

  中企助力波哥大實現“地鐵夢”

  中車長客是波哥大地鐵一號綫的車輛供應商。今年6月25日,哥倫比亞波哥大地鐵一號綫模型車首次在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客車制造中心裝配產綫亮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中車長客獲悉,波哥大地鐵一號綫在設計上以哥倫比亞國鳥安第斯神鷹為車頭原型,車燈猶如張開的雙翼,色彩上搭配清新環保的綠色主題,外觀看上去具有力量感和速度感。在材質方面,列車采用不銹鋼車體,4動2拖6輛編組,最高運行時速80公裡。

  此外,中車長客首次向海外出口具備最高等級(GoA4)自動駕駛功能的城市軌道客車,配備了障礙物檢測、斷軌檢測等最新功能,實現車輛啓動、運營、回庫等全場景的自動化。

  李長春對記者指出,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的成功中標,意味著中車長客深耕國際市場取得突破,成功實現海外新市場、新國別的拓展目標,實現“車輛供貨和維保服務”共同“走出去”,有助於提升公司在城市軌道列車建設領域的影響力。中車長客將以此為契機,再次在南美地區打造中國裝備制造業的亮麗名片,成為以 GOA4 等級無人駕駛地鐵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產品“走出去”,踐行國家“⼀帶⼀路”倡議的領軍企業。<nextpage>

  受多方因素制約,擁有約700萬居民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在地鐵建設方面尚處於空白。自2019年10月中企聯合體中標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至今,波哥大百姓的“地鐵夢”有望實現。 

  2019年10月16日,波哥大地鐵一號綫特許經營項目宣布授標,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安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中企聯營體中標。2019年11月27日,該項目簽約儀式在首都波哥大總統府舉行。2020年10月20日,該項目舉行設計開工令頒簽儀式。 

  “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將於2023年1月8日簽署建設開工令,正式進入建設期,預計在2028年投入運營。”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公司總經理吳宇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項目建成之後,波哥大地鐵一號綫將成為哥首都公共交通的主幹綫、客流運送的大動脈,為居民上下班提供低能耗、少污染的綠色出行方式。

  項目的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民生和環保意義:經測算,此項目將惠及292萬人,預計節省出行在途時間83.9萬小時/日,一年累計可達2.68億小時。同時,全電動的地鐵逐步代替以私家車、公交為主的交通方式,每年減排二氧化碳可達17.1萬噸、減少汽油消耗1900萬加侖。

  值得一提的是,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是中國港灣首次實現在軌道類項目中的產業、投資、運營等鏈條的一體化。“作為國際市場上少有的包括投資、設計、施工、運營28年在內的全生命周期軌道項目,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體現了中資企業進行資源整合的能力以及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吳宇表示,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有助於提升中國港灣品牌形象,也有助於增強其他中企出海信心,有助於提升中國在軌道交通、設備集成領域的影響力。 

  中哥合作前景廣闊<nextpage>

  除了波哥大地鐵一號綫項目,中企在哥倫比亞參與的重要項目還有馬道斯高速公路項目、波哥大城郊鐵路項目等。此外,中企在拉美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參與了系列亮點項目。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中企在巴西參與的項目包括巴西美麗山水電站輸電綫路項目、巴西聖保羅市政軌道交通項目、巴西大河州CEEE輸電公司私有化項目、巴西巴伊亞州雲軌項目等;在墨西哥參與的項目包括墨西哥瑪雅鐵路項目、維拉克魯斯港口擴建和黃碼頭堆場及房建項目等;在阿根廷參與的項目包括阿根廷深空基站項目、阿根廷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項目、阿根廷薩爾塔省鋰礦開采投資項目、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等;在智利參與的項目包括智利聖文森特碼頭重建與修複項目、智利佩托爾卡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等;在秘魯參與的項目包括瓦亞加河上薩爾瓦多行車橋修建項目、秘魯錢凱綜合港口新一期運營區(ZOP)和入口綜合體(CI) 施工項目、秘魯綠色海岸公路項目、秘魯瓦努科至瓦揚柯擴建公路項目等。

  從投資領域來看,近十年來中企在拉美參與項目涉及基建、采礦、通訊、電力、交通等諸多範圍。就基建而言,根據拉美地區中國學術網發布的2021年版《中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基礎設施項目報告》的數據,2005年至2020年間,中國在拉美地區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共138個,項目資金總額超過940億美元。2020年,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新增24個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總值178億美元。2005年至2014年間,中國在拉美參與的基建項目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自2015年伊始,交通運輸類項目數量快速增長。 

  從企業類型來看,赴拉美投資的中國企業既有中國交建等央企,也有聚焦高科技的華為等民企。伴隨“一帶一路”的東風,中企出海拉美的隊伍日益壯大。據公開數據,目前在拉中資企業超2700家。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截至今年2月,已有21個拉美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孫岩峰對記者稱,“一帶一路”倡議因其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內容,為中企赴拉美投資提供多層次、多角度的組合推動力。未來,如若哥倫比亞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將為兩國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增添新機遇與新動能。

  在拉美國家中,哥倫比亞是唯一與大西洋和太平洋均相鄰的國家,且擁有豐富的煤炭和石油資源。當前,哥倫比亞地鐵、港口、公路改造等基建領域仍存較大缺口。伴隨哥倫比亞政府建設國內和平進程的進展,本國國內互聯互通、與外部加強經貿聯系面臨新的機遇,該國對於基建的需求會更加旺盛。<nextpage>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牛海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國內物流通道、連接礦區與沿海的陸路交通、太平洋沿岸港口建設等事項均提上哥倫比亞政府議事日程,未來在這些領域中哥仍有較大合作空間。此外,考慮到哥倫比亞現任總統重視綠色經濟以及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著重於綠色和科技屬性,未來中企赴哥投資可考慮在新能源、數字基建等領域發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