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近日,工信部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為增強企業轉型能力、提升轉型供給水平、加大轉型政策支持提供明確指引。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辛自強評論文章介紹,截至2021年末,中國企業數量達4842萬戶,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關係自身發展,更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同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中小企業的生產、管理、營銷等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長遠的“必修課”。
文章稱,當下,儘管業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已達成共識,但仍存在“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等問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1)》顯示,2021年有79%的中小企業處於數字化轉型初步探索階段,僅約有12%處於應用實踐階段。
究其原因,一方面,轉型能力不足。受制於技術、人才等問題,一些中小企業尤其是工業領域的中小企業,難以明確自身轉型水平和轉型方向。另一方面,轉型成本偏高。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前期的軟硬件改造,後續在人才、技術、設備等方面都需要不斷投入。中小企業普遍處於資產規模小、轉型壓力大的狀態。
文章指出,面對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困難,需多方共同努力,破解企業相關難題。
企業內部需要凝聚起數字化轉型共識。目前,一些中小企業對數字化轉型仍持觀望態度。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轉型,也是業務轉型,會涉及商業模式和經營模式的調整和優化。如果缺乏企業全員的認知,僅依靠企業技術團隊的工作,很難取得成功。
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形成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應結合各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培育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標杆,遴選一批可復制的典型模式,鼓勵中小企業“看樣學樣”,以點帶面引領廣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比如,鼓勵鏈主企業率先進行數字化轉型嘗試。尤其是他們的數字化轉型案例,可以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參考模板。
此外,資金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繞不開的一道坎。各地政府應發揮好專項資金作用,鼓勵轉型服務商創新業務模式,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同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產品服務,設立轉型專項貸款,拓寬中小企業轉型融資渠道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期待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中,能夠形成更多可行的轉型路徑和典型模式,為中小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