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http://www.CRNTT.com   2022-10-14 08:53:27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中小企業聯繫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定位於縣域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近日,工信部印發《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培育方向和認定標準,並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國範圍認定200個左右集群,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群。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特”在哪裡?如何重點支持和培育?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

  為何定位在“縣域”

  呈現“一縣一業”發展態勢,縣域產業集群已成為工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根據《辦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定位在縣級區劃範圍內,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集群為何要定位在縣域?

  縣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據統計,我國縣域經濟GDP占全國比重近四成,縣域戶籍人數超過全國總人口的60%。

  自2015年工信部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各地因地制宜重點圍繞特色產業集群、縣域工業集中區、塊狀經濟等出台專項政策,呈現出“一縣一業”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近三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布在縣域產業集群中,縣域產業集群已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儘管發展態勢良好,但也應看到,集群的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10個省份、50多個縣域集群、近千家中小企業開展的調研發現,中小企業產業集群仍存在以下問題——

  定位模糊、協同不足。相當一部分集群主導產業定位不夠清晰,優勢特色不足,同時由於協同創新平台尚不健全、發揮作用不夠等問題,不少集群仍表現為“集而不群”。

  資源欠缺、服務滯後。當前,縣域產業集群提供服務與企業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資源的欠缺限制了集群數字化管理水平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的提升。

  “促進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可以更好下沉高水平服務資源、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彌補中小企業小散弱的先天劣勢。”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說,發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也有利於促進各種產業資源的快速流動,放大產業協作效應,將集群嵌入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體系中,從而在產業鏈關鍵環節實現“卡位”“補位”,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集群“特”在哪裡

  明確一個主導產業,並不斷夯實產業基礎,集聚創新要素

  特色是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動力。那麼此類集群“特”在哪裡?

  “特”體現為主導產業的專業化。按照《辦法》,中小企業集群需明確一個主導產業,並不斷夯實產業基礎。一些地區打造一縣一業、一鎮一品等做法,均是立足當地資源特點和產業基礎,進行差異化定位,引導中小企業在主導產業上深耕細作,不斷提升集群專業化配套能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