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種糧大戶挑上“金扁擔”
http://www.CRNTT.com   2022-12-06 17:21:30


 
  
  政策引導,村兩委也來幫忙,鼓勵鄉親們拿出閑置地,交給“種糧大戶”統一打理。這年底,合作社共流轉土地700來畝。

  2014年,土地連片成方後,華鋒又提出推廣“精量播種”,購置新式播種機,少播、精播。徐小占出去學習過,心裡清楚,種植模式得變。可合作社部分老成員不理解:“種子播少了,小麥產量不得跟著降?種了半輩子地了,咱還不知道怎麼幹?

  拗不過“老把式”,咋辦?“辟出一塊試驗田,誰高誰低比比看!”徐小占購置了新式播種機,按照“精量播種”模式進行種植。

  第二年,試驗田裡的小麥長得壯實,分蘖好,個個“昂首挺胸”;再看傳統種植地塊,小麥分蘖差,像是“耷拉著腦袋”。一測產,試驗田高出100斤左右,還省了種子。

  “你說咋的就咋的!”老成員們心服口服。

  2016年起,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全面推開,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多種糧,多受益”。

  補貼力度加大,徐小占底氣更足了。他進一步擴大了土地流轉規模,2017年底,流轉土地達1600來畝。

  選大學生當“合夥人”,合作社進一步走上了科學種植的路子,產量翻了番。沒多久,徐小占又“挖”來了33歲的李軒。小夥子曾在汽車4S店工作,是個銷售能手,來合作社“賣糧”,年薪漲到十多萬元。

  幾年間,在種植、加工、管理、銷售等方面,合作社相繼引進了9名大學生。

  從機器種地,到智慧農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