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貨幣微觀|疫後經濟反彈 通脹壓力增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16:01:41


 
  當前內地通脹上行壓力的主導因素為豬肉價格的周期性上行,而豬周期的持續時間通常為兩年,筆者推斷豬價的高點可能出現在明年一季度,而CPI同比將在上半年面臨較大的上行壓力;而隨著今年高豬價基數效應的顯現,2023年下半年CPI同比或轉而下行。總體而言,筆者預計明年CPI同比中樞將較今年水準有所上行。觀察今年下半年通脹結構走勢,除去豬周期主導的食品項通脹外,非食品項的漲價壓力始終較小,其主要原因在於散點疫情衝擊下,線下消費場所缺失,餐飲、旅遊、交運等服務行業受到較大衝擊,消費服務的需求回暖被壓制。往後看,隨著防疫政策優化措施的落實,防疫政策對於經濟的次生傷害或將得到有效降低,屆時有效消費需求的回升或將產生滯後的通脹壓力。

  基於三季度報告中人行對於未來通脹壓力的表述,在M2同比高增的背景下,隨著寬信用和消費需求修復,前期寬貨幣或產生滯後的推升通脹的作用。這並不是人行首次提到需求回升對於通脹上行的刺激,在2021年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人行在“正確認識貨幣與通脹的關係”的專欄中明確了寬貨幣和通脹的關係。專欄提到,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各國央行採用的寬鬆貨幣政策並非對等,一類是“以增加基礎貨幣為主的量化寬鬆政策”,引起的實際貨幣增長有限,另一類則是“人行和財政配合大量增加貨幣的量化寬鬆政策”,明顯推動了通脹的抬升;因此貨幣超發和通脹失控之間存在必然性,穩通脹的關鍵在於穩貨幣。

  當下時點和2021年存在類似之處,2021年上半年正是疫情後的快速修復階段,通脹也處於上行區間;而當前隨著防疫優化措施的推出,基本面弱修復的格局或將在較快迎來改變,因此前期寬貨幣在消費需求快速修復、寬信用效果顯現的背景下,其對於通脹的刺激或將逐步顯性化,這也是人行在當下時點再次提及警惕通脹壓力的原因。

  回顧歷史上人行公布的更多消費意願占比和CPI非食品項同比走勢,前者多數情況由降轉升的拐點略微領先於後者,證明了消費需求的回升的確是非食品通脹抬升的誘因之一。觀察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同比和CPI非食品項同比走勢,前者由降轉升的拐點對於後者的領先程度更為顯著,可見地產周期回升也具備帶動帶動非食品通脹抬升的能力。今年以來,在散點疫情的衝擊下消費服務需求長期被壓制,居民端預期不穩而加杠杆購房的意願不足,體現為居民端中長貸需求持續偏弱,地產周期持續磨底。儘管當下消費和地產投資的拐點尚未出現,但隨著防疫政策更加精準化,消費動能或較快迎來釋放,而在居民信心修復、寬信用結構改善後,地產投資也會隨著銷售端的回暖迎來觸底反彈的時點,屆時非食品項通脹回升的可能性較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