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中國企業代表伊利COP15大會發言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21:55:42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2月17日上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繼續進行。在當天進行的高級別部長會議閉幕式上,來自中國的企業家代表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在大會上發言, 分享中國企業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思考和實踐。 

  劉春喜在發言中表示,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是每個國家的責任,也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尤其是企業要積極行動起來。作為第一家簽署聯合國《企業與生物多樣性承諾書》的中國企業,伊利按照《承諾書》的9大承諾,開展了“伊利家園行動”的系列公益項目。 

  這些項目涉及範圍廣泛,不僅包括在內蒙古的阿魯科爾沁旗,推廣“種養一體化”,改良退化草場5.5萬畝,使得草原核心區的植被覆蓋度從不足10%增長到了95%以上,實現了“荒漠變綠洲”;還包括與合作夥伴持續在東北開展濕地保護和鳥類監測,保護濕地面積4050畝,監測到了白鶴、青頭潛鴨等全球極度瀕危物種;伊利還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為亞洲象建“食堂”,通過合理種植大象喜食的植物、修建硝塘和泥水塘,為亞洲象等野生動物提供食物、礦物質和水源。 

  劉春喜還介紹,作為一家橫跨一二三產業的公司,伊利產業鏈條漫長,從2009年伊利開始推動“綠色產業鏈”,帶領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伊利還在內部成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以此為抓手建立管理體系,分析生產運營各環節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識別出生物多樣性影響因素以及對應的6大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領域,包括栖息地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物種多樣性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環境治理和倡導生態保護,開展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在會議期間,劉春喜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前不久,伊利還在G20印尼峰會上與印尼科莫多國家公園達成合作,共同開展珊瑚礁生態保護,一起守護豐沃的“海底森林”。截至2021年年底,伊利已累計保護濕地面積4050畝,記錄到的保護鳥類共計50123只。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作為企業,一定要積極行動起來,攜手各方力量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劉春喜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