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廣義貨幣(M_2)同比增速為12.4%,11月狹義貨幣(M_1)增速為4.6%,M_2同比增速達到近6年峰值,同時與M_1的差距再度拉大。
經濟日報發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文章分析,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麼?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當前,市場對於經濟發展預期不確定性較大,導致居民、企業更傾向儲蓄,從而推升M_2。對居民而言,資產價值與收入水平的不確定性較大,使其傾向於更多儲蓄。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及其影響也會對居民資產負債表帶來一定衝擊。加杠杆意願的下降意味著,雖然居民儲蓄增加,但整體負債端和資產端也會面臨收縮。對企業而言,企業盈利預期不佳,也會導致賬上留存的靈活資金減少,轉而投向定期存款,使得M_1向M_2轉換。此外,受到疫情影響,11月份部分地區內居民消費意願下滑、儲蓄意願增長,也會導致資金向定期存款轉移。
另外,近期債券市場收益率大幅上行,理財淨值回撤,導致投資者紛紛將理財贖回至存款,推升了M_2。11月份以來,債券市場受寬信用信號集中釋放以及預期改善等多重影響,防疫政策優化、地產支持力度加碼等因素叠加,驅動債市利率上行,理財產品淨值下滑。而投資者行為的順周期性放大了波動,再度引發淨值調整,繼而激發贖回壓力。理財產品大量贖回後,部分資金轉為居民儲蓄存款,部分資金流入股市或者買入貨幣基金,最終也計入M_2統計,共同推升了M_2增速。
在M_2同比增速維持高位情況下,定期化的存款反映銀行負債端資金穩定,市場流動性處於合理充裕狀態,貨幣金融環境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為經濟穩定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同時,准貨幣(M_2-M_1)規模加快擴張反映存款定期化趨勢,意味著低成本負債(活期存款)來源減少,而高成本(定期存款)負債來源增加。
存款定期化也反映實體企業經營困難壓力仍存。為此,中國人民銀行已部署了“第二支箭”“金融16條”等寬地產、寬信用政策工具。12月份以來,人民銀行還充分滿足商業銀行需求,通過超額續作MLF的形式,補充中長端流動性,降低銀行中長端負債成本,支持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文章指出,隨著各項政策組合發力持續改善實體部門向好預期,預計居民與企業的儲蓄意願將邊際下降,投資消費傾向將有所抬升,同時,面對理財贖回潮,一方面,人民銀行通過降准、超額續作MLF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穩定信心,另一方面銀行自營資金等也開始入場配置,部分理財機構自購旗下理財產品,贖回潮在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下將逐步退去,對M_2的支撐逐步降低,M_2與M_1的增速差也將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