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隨著以註冊制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科技、資本與高端製造業之間呈現高水平循環態勢。近期,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中國高端製造業上市公司白皮書2022》。報告顯示,我國製造業上市公司數量達到3313家,占A股全部的65.5%。其中,高端製造行業上市公司數量占製造業上市公司的65%。這充分表明,高端製造業不僅構成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還成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多年來,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穩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並給出建設“六大強國”的明確任務,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製造強國”。從製造業內部結構看,短板弱項主要集中在經濟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先進製造領域,特別是以高精度芯片、高性能數控機床、高技術發動機等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其總體發展水平依然落後於發達國家,“卡脖子”問題凸顯。因此,無論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還是統籌經濟發展與安全,進一步做強高端製造業都具有突出的戰略意義。
高端製造業處於產業鏈頂端,匯聚了大量尖端科技與優秀人才,不僅需要雄厚的長線資金支持,更要有鼓勵技術創新、重視人力資本、容忍試錯失敗的投融資體制與企業文化。面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的戰略任務,金融部門積極推動金融服務向製造業企業傾斜。央行和銀保監會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投向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證監會以推進註冊制改革為抓手,持續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擴大先進製造企業的上市比例。交易所嚴把市場出入關,讓真正有成長性的科技製造企業得到資金扶持,讓不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及時退市。總體來說,製造業發展與技術創新息息相關,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直接融資切合高端製造業的資源配置模式。
發展高端製造業,必須抓住技術創新的核心特徵,聚焦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充分運用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發揮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難題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在此過程中,應發揮好政府與市場的合力,依托資本市場,推動國企混改進度,有效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共同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優化科技人才管理機制,支持上市公司實施管理層激勵和核心員工持股計劃。提高對擬上市企業的科研投入比例要求,投入更多力量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升級。
必須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做好穩鏈、強鏈和補鏈工作,鼓勵更多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創新型企業發展。高端製造行業通常更強調工匠精神和技藝傳承,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更為精細。從我國發展趨勢來看,“專精特新”企業是未來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支撐,強鏈、補鏈的主要力量。應進一步推動以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場為代表的市場制度創新,主動服務那些真正擁有先進科技和工匠精神的中小企業。要堅決摒棄所有制歧視,大力加強民營科技企業的直接融資服務。
必須完整準確把握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內涵。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機遇,推動傳統製造業與數字經濟的融合與創新。落實“雙碳”目標和ESG企業發展理念,重點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行業。資本市場相關方要對標新發展理念要求,不斷調整優化融資服務標準,加強適配投資產品的設計與宣導。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發展以GDR和陸港通、債券通為代表的跨境融資和交易服務,助力高端製造業逐步邁向世界市場。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聶無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