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以良法善治護航農業強國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3-01-14 17:05:01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網評:以良法善治護航農業強國建設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莊澤林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系統闡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響鼓重槌地持續發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為新時代新征程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法治護航。為順應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期盼,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任務,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立法修法和監督法律實施工作,充分發揮法治在改革發展中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

   2021年4月表決通過的鄉村振興促進法,對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12月新修改的種子法,為種源自主可控、打好種業翻身仗、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裡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2022年9月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全面完善農產品產地、生產、銷售、流通、監管等方面制度設計,全過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還修改了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畜牧法,制定了黑土地保護法等,從法律上牢牢護好億萬農民的命根子。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農業法為基礎,以鄉村振興促進法為統領,以基本經營制度、土地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資源環境保護、人居環境建設以及基層村民自治等法律為主幹,以有關法律中的涉農規定為補充,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輔助的農業農村領域法律制度框架體系,高質量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與協同性不斷增強。

   這些立法和法律實施活動,把黨中央決策部署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億萬農民共同意願,把地方實踐中成熟的經驗做法上升為可複制推廣的制度成果,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真正使廣大農民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參與者、支持者和受益者。其中,貫穿始終最核心、最穩定的立法理念原則,就是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依法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一體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扎實推進全社會共同富裕。法治實踐證明,只有把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農民群衆根本利益作為高質量立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確定性的“強心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