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今年春節為啥這麼早?看看閏月就知道
http://www.CRNTT.com   2023-01-22 15:55:48


  中評社香港1月22日電/今天是傳統的節日春節,細心的公眾可能發現,相比前兩年,今年春節來得較早。為什麼春節日期時早時晚?天文科普專家介紹,這與我國農曆歷算規則有關。簡單來講,如果上一個農曆年中沒有閏月,春節就會較早到來。

  新華社報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春節是中國農曆正月初一,但它在公歷中的日期卻不固定,一般在公歷1月下旬至2月下旬之間波動。

  公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而農曆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和回歸年的長度為基本依據,一個朔望月平均約29.5天,一個農曆平年為354或355天,平均比公歷年少大約11天。若按此時間差長期下去,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情況,因此農曆歷法中以設置閏月的辦法,來使月份與季節對應。

  閏月的安排與節氣相關。王科超說,在農曆年中,冬至以後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朔望月被確定為閏月。中氣指從立春開始排序的二十四節氣中逢偶數的12個節氣。平均每19個農曆年份里有12個平年和7個閏年,因此有“十九年七閏”的說法。一個農曆閏年為383或384天,平均比公歷年多大約19天。經過置閏,每19個公歷和農曆年的總天數基本相當。

  “如果上一個農曆年沒有閏月,則春節就會比上年提前約11天。如果上一個農曆年有閏月,春節就會推遲大約19天。”王科超說,春節的時間會在公歷1月下旬至2月下旬之間波動。比如,自1949年至2023年的75年間,最早的春節出現在1月21日,是1966年的春節,而最晚的春節出現在2月20日,是1985年的春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