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站穩1.3萬億斤台階
http://www.CRNTT.com   2023-01-23 10:38:37


 

  ——黨政同責,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糧食生產穩字當頭,核心就是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山東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處長陳黎明介紹,今年,將繼續確保春季農業生產應播盡播,濟南調撥專項資金,引導擴大糧食生產,對完成糧食播種面積任務的區縣給予獎勵。

  穩面積、穩產量,中央明確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把糧食產量納入宏觀調控目標,進一步壓實了糧食生產責任。

  “俺最上心的是種植面積,有了面積,產量才有保證。”說到種糧,河南滎陽新田地種植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傑很得勁:“俺們一個合作社,就流轉了10萬畝耕地!今年備耕,要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在優質、專用糧油供應上下足功夫。”

  強化責任落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些年,國家採取強有力措施恢復早稻生產,早稻播種面積大幅增加。目前,我國確保水稻面積常年穩定在4.5億畝左右、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今年,我國將分品種壓實種植面積,以大豆、玉米為重點啟動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工程,再擴種大豆油料1000萬畝以上,力爭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1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農惠農富農、重農抓糧制度基礎不斷鞏固,糧農有賬算、有錢賺、得實惠。2022年,我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390萬家、222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覆蓋面積18.7億畝次、帶動小農戶超過8900萬戶。十年來,農民收入提前實現“倍增計劃”。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33元、實際增長4.2%。

  確保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

  糧穩安天下。我國糧食產量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糧食產能基礎越來越牢。

  “耕地質量好,種糧有依靠。”正忙著給越冬小麥田管,江西遂川縣雩田鎮種糧大戶郭海生有底氣,“有了高標準農田,大型農機進出方便,一畝水稻連收帶運,只需300多元,去年畝均產量比以前高出80斤以上。”

  藏糧於地,耕地保數量、提質量,“飯碗田”更有勁。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2年底,全國已經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新征程上,我國將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今年要繼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藏糧於技,種田挑上“金扁擔”,糧食生產效率更高了。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今年,我國將加力推進技術裝備研發應用,針對急需的重大品種和技術,用好種業振興行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三大抓手,爭取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丘陵山區適用機械等短板技術能夠盡快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