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23年全球經濟展望:潛在滯脹風險上升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5:00:53


 

  2.歐元區面臨三重壓力,滯脹風險加大

  俄烏衝突的爆發,使得歐元區經濟面臨三重壓力:一是俄烏衝突衝擊歐洲供應鏈安全,能源供給短缺繼續困擾歐元區經濟;二是供應危機引發能源支出增加,降低企業端資本開支意願,壓制居民端消費需求,削弱出口競爭力,供應危機向需求收縮演變;三是歐元區經濟基本面趨弱,而高通脹持續,金融條件快速收縮,金融碎片化風險上升,債務危機或將重演。雖然歐元區經濟數據在2022年四季度觸底回升,但我們認為歐元區在2022年面臨的三重壓力,仍將貫穿2023年,歐元區經濟衰退的風險仍較大。

  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攀升,加之經濟重啟帶來的順周期因素推動核心服務和商品價格的上漲,推動歐元區通脹大幅攀升,迫使歐洲央行大幅加息,著手啟動量化緊縮(QT)。展望2023年,預計歐元區通脹將觸頂回落,回落的速度較為緩慢,仍將高於歐洲央行2%的政策目標,歐洲央行將繼續收緊貨幣政策,以抗擊高通脹。

  財政政策方面,俄烏衝突令各國增加國防開支,以及高通脹令各國對居民生活成本的補貼增加,財政“擠出效應”愈發明顯,加之利率水平攀升推升政府融資成本,限制了歐元區各國財政支出擴張的空間。

  總的看來,在供應危機、需求收縮和債務風險三重壓力下,歐元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而高通脹將持續更長時間,歐洲央行延續緊縮政策,財政政策空間不大,歐元區經濟滯脹風險較大,預計2023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在-0.5%左右。

  3.日本經濟缺乏持續改善動能

  回顧2022年,日本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國際能源價格大幅攀升,加之日美利差擴大引發日元大幅貶值,令日本能源進口成本大幅攀升,外貿持續逆差,輸入性通脹壓力攀升,令日本通脹水平攀升至30年高位,擺脫了困擾多年的通縮局面。展望2023年,日本經濟的增長動能主要來自於內需,受益於放開疫情管控措施和解除海外遊客限制,服務業的復甦將成為日本經濟的亮點。日本經濟的風險在於海外需求的疲弱,壓制日本製造業,並將導致日本出口顯著下滑。

  國際能源價格回落和日元觸底反彈,使得前期推動日本通脹繼續攀升的動能在減弱,成本通脹型通脹壓力減輕,但服務業快速復甦引發的服務價格上漲,將成為後續日本通脹上行的動能,考慮到核心需求疲弱的局面尚未扭轉,日本通脹缺乏大幅攀升的動力,預計日本通脹在2023年觸頂後緩慢回落,通脹的抬升不會對日本央行政策形成掣肘。雖然日本央行在2022年12月調整了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YCC)的目標區間,但並不意味著其政策實質轉向,更多是對現有政策的微調,以釋放操作空間。展望2023年,日本央行將迎來新任行長,若通脹持續抬升或實際薪資增速持續高於2%,日本央行或將繼續調整貨幣政策,甚至發生實質性轉向。

  總之,日本經濟在2023年將呈現內需強於外需的特徵,通脹並不存在大幅攀升的動力,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存在調整的可能性,岸田政府“新資本主義”理念推進,財政刺激托底經濟,預計日本經濟增長仍顯乏力,2023年GDP增速在1.5%左右。

  綜上,2023年主要經濟體表現分化,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歐元區經濟陷入衰退,日本經濟缺乏上行的動能,而新興市場經濟體延續復甦,中國需求的復甦成為全球經濟壓艙石。總的看來,全球經濟前景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雖然通脹已經觸頂,但回落的斜率較緩,高通脹仍將持續,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進一步回落至2%左右,潛在的滯脹風險進一步上升。(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