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更多人探索宇宙奧秘的好奇心,傳播科學精神,是一線研究者的莫大快樂。”李菂說。
“在人類的知識邊界上拓展前行”
“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處理FAST觀測到的數據。”牛晨輝說,“FAST可以同時觀測天上的19個點,如果把所有數據都存下來,硬盤瞬間就滿了。所以我們必須要通過編程,做出專業化的選擇,再對這些信號進行細致梳理。”
“我們團隊的各類觀測項目,一年大概有上千個小時的數據要處理。”李菂說,“科研工作的常態,其實是比較枯燥的。所以,在探索未知的同時,我們要想辦法把科學做得有趣。”
“李老師經常把大家聚在一起,騎自行車在北京城內到處轉。像魯迅、老舍、茅盾、宋慶齡等文化名人的故居,我們都去過。”王培說,“騎行的過程中,大家既放鬆了頭腦,也提高了審美水平。在沒有目的性的游游走走中,也往往會有新的想法被激發出來。”
也許正因如此,這個團隊把極為專業、晦澀的科研做得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為了便於大眾理解,我們不僅將快速射電暴機制轉化成音樂,還將相關研究成果以《千里江山圖》的風格繪制成圖,其中山脈河流的形態都來自FAST傳回的真實數據。”王培說。
FAST正式運行3年來,其獲取的數據催生了100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其中涉及的最活躍的前沿領域是快速射電暴。
2022年,李菂團隊通過FAST的“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優先重大項目,發現了迄今為止唯一一例持續活躍的重復快速射電暴FRB20190520B。北京時間2022年6月9日,該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
“快速射電暴這個領域是很年輕的。在設計、建設FAST望遠鏡的時候,這個領域都還沒有成形。”李菂介紹,2019年夏天,尚在FAST調試期間,團隊就通過自主研發的實時後端,成功捕獲了一個極端的快速射電暴爆發活躍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