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和“嫦娥”一起過大年
http://www.CRNTT.com   2023-01-30 17:50:15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據中國科學報報導,“根據安排,大年初五要進行嫦娥七號測月雷達載荷初樣鑒定件的相關工作。”

  “好的!”

  1月25日,大年初四,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測月雷達科研團隊副研究員盧偉收到了“開工”通知。大年初五,團隊其他成員也都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如約趕赴工作崗位。

  第二天一早,盧偉和同事驅車來到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懷柔園區。春節的聯試大廳熱鬧非凡,大家圍繞著同一個目標——嫦娥七號科學載荷,開啟了工作模式。

  為了著陸在月球南極

  按照計劃,嫦娥七號將於2026年前後發射,著陸在月球南極,開展月球南極的資源探測。作為嫦娥七號任務中配置的重要有效載荷之一,測月雷達需要探測月球淺層微波特性數據,為月球淺層結構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春節期間,整個團隊只休整了5天,這也算是為數不多的長假了。除夕前夜,團隊爭分奪秒,剛剛完成嫦娥七號測月雷達初樣——電性件的研製工作,並交付載荷總體。

  月球南極環境惡劣,常年低溫,這要求元器件具有極強的可靠性。地球上最適合測月雷達進行驗證的場景是冰川,這些地方海拔高、嚴重缺氧,進行試驗非常辛苦,隊員身體承受能力面臨極大挑戰。在祁連山區,從老虎溝冰川到透明夢柯29號冰川,每一處艱苦的地方都留下了團隊成員的足跡。

  不僅如此,空天院副研究員沈紹祥告訴《中國科學報》:“嫦娥七號裝載的測月雷達主要實現多極化和單極化的探測功能、探測月壤厚度及分層結構功能,這就要求測月雷達探測深度在低頻通道覆蓋到400米、高頻通道覆蓋到40米,這是以往都沒有過的新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