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保護濕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23-02-02 11:21:04


 的緩衝地帶要達到100米。同時,處於生態保護的區域若為私人領地,其所有者也需採取負責任的保護措施。若發生污染,污染者或土地所有者將承擔責任,並負擔修復費用。

  開普敦是首個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的南非城市。該市環境管理總監洛林·格拉恩斯表示,這一榮譽是對開普敦過往在保護濕地方面採取特殊措施的認可。據瞭解,開普敦下一步將重點改善河流和濕地的水質,未來3年至少投入3.5億蘭特(1元人民幣約合2.58蘭特),努力達成城市水源治理的長期目標。

  濕地保護與發展旅遊相互促進

  走進日本出水市的鶴類博物館,“祝賀出水市入選日本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的橫幅格外醒目。出水市位於九州地區鹿兒島縣的西北部,沿海分布著大面積稻田和灘塗,是鶴類南遷越冬的重要目的地,被稱為“鶴之城”。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3月,白頭鶴、白枕鶴等會從西伯利亞等地南遷到此越冬。自1992年以來,當地越冬鶴群數量一直保持在1萬只以上。

  “入選‘國際濕地城市’是對當地市民努力保護鶴類繁衍生息的極大肯定。”在出水市鶴類觀察中心做義務講解員的大內山裕向記者表示。現年71歲的他退休後,就一直從事鶴類和濕地保護相關推廣工作。

  每年10月進入越冬期,當地鶴類保護委員會都會從保護區內的農戶手中有償租借100餘公頃農田,圍上網狀栅欄,設置為鶴群免受打擾的核心區域;這裡的居民在鶴群到來後,外出和回家時要走“迂回路線”避開核心區域;清晨,保育員會在核心區域內鋪撒小麥等餌料,保障鶴類的食物來源。臨近鶴類北歸時,投喂的餌料中還會用小魚“加餐”,增加能量儲備。

  當地學校也注重加強人與鶴類和諧共生的理念教育。多年來,臨近保護區的兩所中學學生都是協助鶴類保護委員會進行鶴類數量統計的主力志願者。出水市教育委員會還編寫了關於鶴類保護的專門教材。正在鶴類觀察中心拍攝鶴群的當地居民村上進一告訴記者,“冬天裡,我們都是聽著鶴群鳴叫聲迎來每一天的。鶴已經成為出水市的亮麗名片。”

  為鶴群打造宜居環境的出水市,吸引很多愛鳥者慕名而來。鶴類觀察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年每個越冬季,都有約3萬人來到該中心觀察鶴群,這為人口僅5萬餘人的小城提供了重要的旅遊收入。“入選‘國際濕地城市’後,出水市將進一步提高知名度,濕地保護事業將有更大的發展。”大內山裕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