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在剛辭別的舊歲,儘管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中國金融供給側改革依舊展示出護航經濟發展、促進動能轉換的強勁韌性。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目標,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推動制度優化,使資本市場在改革與安全的平衡中,增強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經濟日報發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田軒文章提出,以持續改革謀進。回望2022年,隨著“全面註冊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註冊制改革為“牛鼻子”的資本市場生態重塑全面提速。在市場入口端,多元融資支持機制的健全完善,增強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IPO和再融資合計超過1.4萬億元,其中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首發募集資金占全年A股募資總額超75%。債券融資機制繼續完善,基礎設施REITs市場進入常態化發行新階段。借助多元融資活水,更多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優質企業跑出“加速度”,資本市場逐漸成為“硬科技”“專精特新”企業的聚集地。
以優化治理固穩。過去一年,存量市場改革以防風險為關鍵詞,以提質為核心,監管部門持續強化對上市公司市場競爭形態、內部管理結構、風險管控等方面的治理監管,為註冊制改革加速提供更好的市場生態。2022年底,《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在優化制度規則體系、公司治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打擊重大違法長效機制等8個方面制定了詳實舉措,上市公司提質“路線圖”清晰可循。
以開放促進“穩與進”的循環。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逐步邁向改革深水區。過去一年,隨著與國際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範圍不斷拓寬,中國資本市場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升至新高度。中瑞證券市場互聯互通首批全球存托憑證(GDR)上市,滬倫通機制框架得到拓展,中國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融資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行之致遠,關鍵在穩。監管的持續優化,為中國企業走得遠、走得穩,提供了堅實保障。人民銀行聯合多家監管當局發布便利開放舉措,進一步便利了債券市場跨境聯通與雙向開放,豐富了人民幣債券融資結構。得益於擴大開放的堅定立場,一個全方位制度型開放的韌性資本市場正加速形成。
文章表示,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通過一系列政策的調整優化,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預期產生顯著的反哺拉動效應。面對房地產行業結構性轉型陣痛,2022年資本市場“三箭齊發”,與首套房貸款利率下調、“金融十六條”等形成政策組合拳,為優質房企提供支持,在促進市場企穩的同時,滿足企業通過股權融資盤活存量資產的需要。此外,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金等政策落地實施,養老金融供給與資本市場長期資金相輔相成,以金融促民生。
文章指出,展望新年,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金融改革應有更加主動作為,以結構性政策引導資本市場參與到新一輪穩經濟工作中來。
作為向實體經濟輸血的重要系統,資本市場應繼續堅持穩中求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2023年,資本市場應重點落腳於“進”,聚焦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目標,以註冊制全覆蓋作為重要抓手,以交易機制、退市程序、權益保障機制等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為重點,深化改革,為適時推出全面註冊制夯實基礎。在多層次市場建設方面,應在加強區域性股權市場、新三板與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等市場聯動上進一步發力,暢通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通道。應聚焦金融數字化轉型,通過加強數字金融頂層設計,推動信息網絡、大數據平台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數字金融創新水平,發揮數字普惠金融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