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絡零售增勢好,農產品站上了電商“C位”
http://www.CRNTT.com   2023-02-13 15:16:01


 

  “土”視頻帶火土特產

  在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垸村第一書記徐志新做起了助農主播,推廣羅田板栗、紅安苕、茶葉等農產品,月銷達600多萬元;四川省瀘州市的吳秋月,將小小高山蘿蔔幹做到月銷10多萬斤;李春望不惑之年扎根大西北,把優質的獼猴桃、紅棗、蘋果帶給更多人。

  近幾年,有關鄉村題材的短視頻頻頻走紅,短視頻、直播平台成為農產品走向城市的一條快車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農產品電商課題組發布的《短視頻為新農人搭建平台,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報告提出,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可以吸引並留住返鄉創業青年、帶來先進生產經營理念、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進而助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農村居民就業機會、擴大農民增收空間。例如,抖音電商“山貨上頭條”助農項目深入福建、貴州、四川、吉林等地,讓遠在各地鄉村、尚未被更多人看見的優質農特產出山,走向全國消費者。“山貨上頭條”已經助力平和蜜柚、連城紅心地瓜幹、來鳳藤茶、都勻毛尖、延邊大米等農產品在抖音電商平台銷量翻番。

  “自成立以來,抖音電商不斷挖掘平台內的優質農特產,助其拓展市場和打造特色品牌。”抖音電商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未來,抖音電商平台將在此基礎上,更加深入農產品生產全鏈條,與農產品原產地攜手將區域特色農產品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產業,助力產業縱深發展、帶動更多就業。

  農民從“會種”到“會賣”

  “銷農貨,找電商”成為許多農民的共識,但具體如何“觸網”,不少人並不在行。老鄉最瞭解自家產品,卻不擅長網絡營銷;主播們懂網絡,卻對田間地頭的活計並不內行。如何發揮各自優勢,讓農產品“種得好”也“賣得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