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浙江:讓品質文化生活觸手可及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15:49:34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茶餘飯後,外出散步,順道逛逛周邊的圖書館、博物館;打開手機,點擊屏幕,預約一場附近的文化表演;約上三五好友,步行幾分鐘,到文化場館裡上一場藝術培訓課……如今在浙江,越來越多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迎接品質文化生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如何以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推進共同富裕?如何通過文化惠民舉措,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面對這幾道考題,浙江以打造家門口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文藝星火賦美”等為依托,多措並舉,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讓品質文化生活觸手可及。

  空間擴容 打造品質文化生活陣地

  立春後的之江大地,春潮湧動,暖意漸濃。在杭州拱墅區,許多市民正在運河橋邊散步賞景。

  “腳底的橋下空間,也別有一番洞天呢!”周末,拱墅區橋西社區拱宸橋街道的居民潘素華步行5分鐘,來到家門口“橋下空間”藝術場館裡,參觀紅木工藝品展覽。

  潘素華所在的橋西歷史文化街區自去年6月開始,進行了全面改造。橋下空間進行精心設計,橋底和引橋兩側從僅有一條逼仄的小道變成了讓居民休憩的小廣場,與流經橋底的大運河相得益彰,讓市民遊客遍覽匠心魅力。社區還引入第三方運營機構,在此打造了一所“24小時不打烊的博物館”——大運河紫檀博物館。

  不遠處拱宸橋東的榮華戲園裡,每逢周末時時傳來陣陣掌聲。政府提供場地,杭州越劇藝術研究會的演員正在表演,百轉千回的唱腔裡,觀眾聽得入神。“別看家門口場地有限,真的利用起來,生活有趣多了。”已經退休的潘素華,說起不斷擴充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連連稱讚。

  城市之外,鄉村中越來越多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同樣煥發生機,成為越來越多群眾“晚飯後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